“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武进医院南院护士陈玲从解决患者的不便、满足患者的需求出发,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新方法、新举措,为患者创造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也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来看今天的《走近天使》专栏。
在骨科,卧床病人较多,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陈玲创新思路,将康复锻炼指导拍摄成视频,存于PDA中,为病人进行循环播放、宣教指导。
患者:活血,经脉活动,正在学习,平时也教我做的。
武进医院南院59病区 护士长 陈玲:老年的病人比较多,先和病人讲,教病人做,把视频再给病人看,加深病人的印象,我们再叫他做,再评价。
工作20年,陈玲注重观察,善于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骨牵引后的针眼护理用传统酒精滴注,不仅会导致局部潮湿,还会增加针眼感染率。对此,陈玲发明了新的护理方式:牵引针眼左右各贴一张敷料,视渗液情况定期更换。
武进医院南院59病区 护士长 陈玲:减轻病人的疼痛,防止牵引针眼的感染,也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三全其美,就发明了这个牵引针眼的护理。本来是我们骨科的特色护理,现在已经纳入常规的专科护理操作流程中,以后都按照这个方法来做。
陈玲设计的跟骨牵引保暖套和胫骨结节牵引保暖套,增加了病人舒适度,也保障了牵引有效性。防潮冷敷袋则解决了骨折病人使用冰袋冷敷治疗时毛巾包裹易滑落、易浸湿床单的缺点。这两项设计获得了国家专利。今年,陈玲和她的团队还设计了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侧位排便器。
武进医院南院59病区 主管护师 殷芬:等过两个月拿到专利证书,实现临床转化,这些专利都是我们护士长想出来的,我们按照她的思路,一起创新,也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武进医院南院59病区 护士长 陈玲:我一直觉得要勤勤恳恳付出,得到病人最大的满意,我就满意了。自己的小发明能更多的用于病人,给病人带来福音,我也很开心。
【编后】这些小发明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在护理中却发挥着大作用,是陈玲和她的护理团队临床工作智慧的成果。以患者满意为中心,多想一点,多思考一点。她们的灵感,来源于临床护理实践,受益的是广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