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的总体要求,做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管控、建设等。而在武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6月23日,武进被评为2016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蝉联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称号。来看今天的《新观察》。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围绕今年土地日宣传主题,结合宣传贯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今年武进区广泛开展了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宣传。
区国土局耕地保护科 负责人 季亚峰: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基础上,我们对乡镇的镇、村、组都要求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制作了一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宣传卡来提高群众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
记者从区国土局了解到,今年,我区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原则,顺利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本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33.05万亩,经开区在城市(镇)周边范围外承担了0.24万亩任务;武进区(不含经开区)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2.69万亩。
区国土局耕地保护科 负责人 季亚峰: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进一步我们城市的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格局,来引导城市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之路,促进城镇化转型发展。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为建设海绵城市,为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体,来支持城乡绿色发展。
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68万亩。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到2020年全区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28万亩。
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助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苏南模式”发祥地,长期以来,武进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位列长三角第一方阵。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凸显。为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又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武进区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要求,部署了“空间优化、五量调节、综合整治”三大战略,及时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这几年,湟里镇国土所把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去年共完成增减挂钩土地整治100亩,今年,湟里镇中心国土资源所又采取抓宣传、抓摸排、抓质量、抓管控的措施,清理出后备资源地块,主要围绕村庄规划外的工矿、采矿用地,特别是废弃厂房、预制场等。通过增减挂钩项目,湟里镇将原来50多亩的宅基地复垦成农田,村民安置只需要25亩,大大节约了用地,2016年,湟里镇下达了80亩的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实际完成了150亩。
湟里镇中心国土资源所 副所长 吴旭翔: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的形式占用基本农田,或者在复垦区域搞非农建设,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处置。
除了增减挂钩,建设高标准厂房也是我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有力举措之一。湖塘镇晓柳社区是原来湖塘镇的小留村,拆迁安置后,社区的工业用地缩减,如何盘活村级资产,增加村级经济收入成了晓柳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晓柳社区在湖塘科技产业园东北角投资建设了小留工业园,共有6幢标准厂房和1幢管理用房,规划总面积达10.5万平米。建成投用后,小留工业园已经有近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入驻率达到90%。
湖塘国土资源所 工作人员 王网须:现在进驻的主要是一些高新企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主要打造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特点,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今年6月2日,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中募投项目之一所使用的地块就属于低效用地再开发。结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这个契机,遥观镇将这个低效用地收储再开发。
遥观镇 镇长 王伟强:我们镇上进行统筹考虑,在它的企业的北侧有两个厂,我们站在低效用地整合盘活的角度,我们就想有没有可能从我们雷利这个企业出发,来进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苏建国:应该说这个意义比较重大,有两个方面,能加快和满足上市的进程,第二个更主要的我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次的募投项目抓住了市场的机遇,我们也不想失去这个机遇。
3月27日,遥观镇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出让遥观镇人民路南侧钱家塘路东侧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占地面积13393.5平方米。
近三年,全区盘活存量土地19500余亩。同时,我区2008年至2013年供地率已达90.1%,排在全省前列。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党委书记 教授 李满春: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关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要实现占补平衡,这就是要倒逼我们,要处理好建设用地农用地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这个关系处理好了,我们这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会进一步推动三农的改革,推动农村的优化,特别是空间的优化,来进一步农村土地的整治,建设好美丽乡村。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目前,我区在土地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经验,而在下一步,我们依旧将描准试点新高地,勇做改革新地标,努力形成具有江苏特点、常州经验、武进模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为中央改革决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交出一份精彩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