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一项惠民举措——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区正式推开,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了一道“安全锁”,给农民吃了一棵“定心丸”。今天的新观察,我们一起来聚焦这一惠民保险在武进的发展历程。
十年探索路 从“要你保”到“我要保”
2007年,江苏省作为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省,开始全省推广政策性农险。武进的推广工作同步进行。当年7月,由区委农工办牵头,联合农业局、财政局等部门,武进区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成立,武进农险1.0版也由此诞生。形成了覆盖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三大品种,采用“委托代办”的保险运作模式。
保险政策确立,但如何推行却是个难题。对于绝大多数农户来说,这方面的保险是前所未闻的,推出数月,投保者寥寥无几。对此,试点办进行了调研,分析具体原因,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水稻种植亩均效益不高,农户再拿钱出来投保几乎不可能。
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对此,我区积极探索并改良相关方案 ,出台了武进农险2.0版。2008年起,联合人保财险武进支公司,把运作模式统一调整为“联办共保”,即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政府负责组织推动、沟通协调、监督农业保险的实施,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扶持政策,保险公司牵头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保险具体事务,双方按照1:1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在保险费用的承担比例上,政府更是给于最大支持,财政对投保农户给予不低于80%的保费补贴,农户只需缴纳20%的保费就能获得基本保障。
保费低了,农户投保积极性高了,保险保障力度也更广了。
截止到2016年底,武进区农业保险共承担农业风险23.4亿元,保障农户近131万户次,其中5万户次农户获益,充分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消除了种养殖农户的后顾之忧。
区委农工办主任 夷建良 从开始大家不知,逐步到大家有所了解到大家参与,从要你保到我要保。现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从几个品种,从原来的水稻、能繁母猪、奶牛,现在发展到16个险种,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农民的欢迎。
十年推广路,保险理赔程序多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不时发生的恶劣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2015年冰雹、2016年暴雨。我区的农业保险连续两年赔付金额超过3500万元,出现了“超赔”现象。对此,我区及时启动巨灾风险准备金,最大程度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
进入4月,又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集中投保的时期,正是保险公司农险部工作人员忙碌的时间。
人保财险武进支公司经理 孙文琪 今天我们来主要是你的果品要重新投保了,具体的条款和责任和去年一致,我们来看一看,确定下具体的亩数。
2011年,农户谈振兴在前黄承包了200多亩田创办了常州市晗艺果品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水蜜桃,经过2年小苗的栽培,桃树已经长成。2013年,合作社的水蜜桃开始上市贩售,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都会给合作社的桃树买上一份政策性农业保险。
常州市晗艺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谈振兴 2015年冰雹,保险公司给我赔了10-20万。2016年大水,保险公司现场看了后赔了20万。2015年、2016年,每年的保险费是5700元,赔了20万元,对我们农户减少了损失,确实好的,希望保险公司继续扶持我们,帮我们投保。
“只要农户有意愿,不管你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都能参保,必须做到应保尽保”,外来农户葛远2010年来到武进,在南夏墅红联村承包了30多亩田,种起了大棚蔬菜,他得知我区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立马投了保。
绿春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葛远 今年6月10号大雨,从早上到下午,我们这些大棚都淹了,菜也死了。记者:有多少个大棚?葛远:将近淹了有三分之二,淹了20多个棚。发生大水后,我们第一时间打了保险电话,经过现场勘测,今天来认定对我们农户来说帮助特别大,对我们经济损失挽回特别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多次定损、一次理赔”的工作模式,而农产品生长有周期性,有的农作物还能自我恢复,给定损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我区对大灾理赔一贯坚持“统一赔付”的原则,理赔必须经过查勘、统计、汇总分析、制定理赔方案、实行赔付等10多道程序。
人保财险武进支公司经理 孙文琪 农业保险主要是服务于三农,我们保险公司出去的每一分钱,不是我们保险公司自己制定的,而是我们要通过农险办成员单位共同制定理赔方案。
以今年6月10号的暴雨为例,水位上涨过快,全区200多家农户的大棚淹水现象严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10号下午接报案后,启动第一轮查勘工作,现场查看受损面积。经过一个星期的恢复期后,再启动第二次查勘,核准受灾情况有无出入,待农户逐一签字,经过公示、制定理赔方案等工序,在7月5号左右开始了理赔金的发放。
人保财险武进支公司经理 孙文琪 这就是我们第一次查勘的所有农户的信息,我们必须要查看到每户,必须要每个农户签字确认,由于农作物有它的特殊性,可能受灾后会恢复生长,有的直接死亡,我们第二次查勘看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回来核对他的投保面积、损失面积、确定人员名字的准确性,我们将把赔款打到农户的银行卡上。
十年创新路,目标价格保险再起航
十年间,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武进生根发芽,武进也不断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和发展思路。2014年12月,我区以获批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相继实施了“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翠冠梨价格指数和水稻收入保险两个创新险种。
“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翠冠梨价格指数和水稻收入保险,一个是经济林果类、一个是常规品种,我区从实际出发,选定这两个品种为试点险种。2015年,我区先行选取基础较好的城西果品等3个翠冠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君辰农业等4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模拟试点,并进行投保、定损、理赔全过程的运行测试。2016年开始正式推开,涉及翠冠梨种植面积2003亩,水稻种植面积1690亩,翠冠梨没有发生出险理赔情况,水稻收入理赔总额为5.97万元。今年,我区将推出水稻收入保险3.0版:水稻保险试点计划从去年的1690亩扩大到5000亩,寻找出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认可的价格发布平台,试点对象也逐步向新型职业农民上转移,逐步推广规模化运作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农业保险研究所所长 林乐芬 试点整个状态非常好,我们现在接受和武进农办、武进人保一起合作做水稻收入保险。我们合作准备分三个阶段,在2017年,把2016年水稻收入保险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另外研究生、博士生团队深入到农户、深入到专业合作社,进行实际访谈、调研,总结武进水稻保险中今后的复制、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准备三年中准备跟踪、总结经验。
区委农工办主任 夷建良 一方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现在一些新型职业农民主体一些大户都参保,一些散户、零星的小户。让他们自愿参加,第二结合武进农业产业特色,以及上级农业扶持的导向,进一步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像水产方面,花卉苗木方面来拓展,三要结合国家农村试验改革区这一新的课题,进一步扩大面,进一步优化品种,进一步适合武进,为国家试验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样板。
从2007年至今,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在我区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这十年,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主要农业品种基本达到覆盖,这十年,从“要你保”到“我要保”,政策性农险的出台,为农业按上了“防火墙”,为农民撑起了“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