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武进民营经济勇做时代“弄潮儿”

时间:2017-09-02 19:17:25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在武进这片创业的热土上,民营企业迸发出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民营经济也成为了武进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最大优势。在上周揭晓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我区有5家企业入围,占据全市上榜企业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对武进来说到底意味几何?未来又将如何续写辉煌?今天的《新观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独领风骚  民营经济挺起武进经济“脊梁”
武进民营经济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从“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到“纺织大王”刘国钧,都见证了武进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的历史。几经沧桑,实业精神却生生不息。1978年,中国迎来了伟大的转折。一大批敢闯敢干的武进企业家用他们“创业者”的激情和“梦想家”的胆魄,打开了一条“苏南模式”的创新之路,也奠定了武进经济发展最坚实的根基。
中国百兴集团董事长 茹伯兴: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1982年专门经营雨衣膜,(礼嘉也)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雨衣之乡”。
瑞声科技集团创始人、荣誉主席 潘中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信心,不应该落后在时代后面。90年91年开始,我就考虑我的产品,我的事业,要高瞻远瞩,要占领全球。
在国家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鼓励下,武进乡镇工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全区发展格局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不仅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更使武进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第一名,从根本上奠定了武进在全国遥遥领先的实力和地位。
目前,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93.8%,贡献了全区超八成的税收,创造了超九成的就业和九成的工业投资,并有8家企业入围过“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约占全市总数的六成。
创业发展过程中“困难多、压力大”是常态,但广大民营企业家甘当全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每家企业小的有几十、几百位员工,大的则成千上万,在这些员工背后,是无数的家庭,只有把企业发展好,这些家庭才有保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在这之后,民营企业家们又成为了慈善事业的主力军。
金鼎集团董事长 鲁仲清:整个金鼎的发展总的来讲还是担当社会责任的,30多年来我们基本上对学校的、对公共设施的(资助),基本上要超过2个亿。
从9.5亿元的光彩基金、10.7亿元的慈善基金,以及民营企业参与的社会事业中,我们都看到了奉献和大爱。与此同时,为巩固武进企业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又以不竭的动力顺势而动、创新转型,致力于走出一条“创新+资本”的发展新路径。

                                      拼搏不息  民营企业拥抱“创新+资本”时代
今年春天,瑞声科技手机3D玻璃等微型精密元器件项目在武进国家高新区破土动工,总投资128亿元,是全市迄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瑞声科技每一次的产品迭代升级,都能关联到一个词:创新。目前,瑞声科技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超过1000名高级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作为行业领导者,与多家世界顶尖品牌保持战略合作关系。
瑞声科技集团创始人、荣誉主席  潘中来:企业的创新还不单单是技术创新,我说体制创新、人才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产品是前面三个创新的必然产物。
瑞声科技集团行政总裁  潘政民:这30年来,我们抓住了每一波技术发展的趋势。这么多年来,把我们原来仅仅只在武进这样的能力,拓展成全球这样一个技术和经营能力
以瑞声为标杆,在武进大地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以引领创新的姿态向世界舞台迈进。
常州快克锡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戚国强:创新不仅仅是靠一个企业,还依靠产学研合作,包括对国际上先进技术的了解,甚至国际团队的引进。
江苏省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  戈亚琴:我们说“聚力创新”,作为企业来说,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就是企业的生命力,是企业的后劲。
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行业第一不断涌现,武进民营企业从原来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变成了如今的行业巨头、标准制定者,开始领跑未来。目前,全区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387家是民营企业,发明专利超七成由民营企业创造,全区所有上市公司都来自民营企业,助推“武进板块”抢跑资本市场,成为了证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江苏常发集团董事长  黄小平:常发股份转型升级是利用资本市场。这三年连续并购了北京理工雷科、西安奇维科技、成都爱科特三个企业,都是军工信息化的高科技企业。投资者看到了希望,给股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科技与资本比翼齐飞,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方向,由民营企业构筑的千亿级产业在武进巍然崛起。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石墨烯新材料、节能环保、大健康、绿色建筑...高端产业星罗棋布。广大民企更扛起“创新引领、质量强区、品牌兴业”的大旗,获批驰名商标47件,著名商标141件,江苏省名牌93件...打响了武进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甘当“店小二”  党委政府多措并举服务民企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政策的支持,今年4月27号,区委区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召开了全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9位武进民营企业掌舵人荣获“武进民营经济发展模范奖”,50位企业家接受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表彰。接过沉甸甸的奖杯,这些为武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们,更加坚定了昂扬前行的信心。会议出台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副市长、区委书记史志军更号召全区上下一起助推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副市长、区委书记  史志军:民营经济是武进发展的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武进最大的财富,民营经济的贡献民营经济的作用,永远都会成为我们的主体。我们要进一步确立民营企业家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全社会营造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的氛围。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武进最为倚重的力量。在服务其发展的过程中,我区抓住重点、精准扶持,通过设置专门的奖项、资金,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效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从行政审批改革、人才集聚培养、要素供给保障等方面,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副市长、区委书记  史志军:今后企业提出来的问题到了部门,符合条件的赶快做好;不符合条件的或者我们理解不够的,要加快研究,尽可能帮他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但是又影响企业发展的,第一时间去汇报,分管领导解决不了的,跟我跟戴区长来汇报,不要到你手里你就停下来,停下来就是失职。这个我们今天要讲清楚,你们怕不要紧,我们来给你们担当,要营造一个高效的营商环境。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必须全面落实到位。
政府帮扶企业尽心尽力,支持发展全力以赴。特别是今年以来,三大一实干如火如荼地进行……职能部门问企业之需、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精准有力的政策环境和尊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环境。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金坤:特别对民营企业更加关心,更加爱护,更加从各个层面给予支持,真正说到企业家的心坎里,我相信武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从“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到“事事当争第一流”的阳湖精神,从开创苏南模式到率先实施企业改制,武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涌动着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奋发图强的活力。也从侧面映照出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心和努力。相信在打造“新苏南模式”的实践中,武进民营企业将继续支撑起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巩固武进全国领先的实力地位,创造属于武进的新辉煌。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