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大工匠”王敏其——智能经编开拓者 |
时间:2017-11-04 19:24:54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近日,全国纺织行业首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命名推介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我区五洋纺机董事长王敏其从2000多万纺织人中脱颖而出,获首批“中国纺织大工匠”的殊荣。从1986年一家仅有三个仓库的小作坊,到如今国内智能经编行业的开拓者,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今天的成就。本期新观察,让我们一起走进纺织大工匠王敏其。 2003年,五洋纺机在武进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在一次欧洲纺织展会上,来自德国的一次性成型床垫以及全套自动化制造设备,给王敏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国内纺织行业还停留在粗犷的半自动模式,欧洲先进企业已经做到了数字化操控,国内生产的纺机转速不到800,德国机器的转速已经达到2000。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当时德国卡尔迈耶公司展出的电脑化编织,各式各样的经编机。当时我看了之后,心里的感受是非常惭愧的。就感觉到我们这个产品在20年以后能不能做出来。我们也不能拍照,也不能偷人家的技术。到了宾馆,晚上以后再把今天看到的认真记录下来。回来以后,对这些产品进行研发。 回国后,王敏其决心要以德国为目标。要实现智能制造,首先要实现装备自动化。10年前,五洋纺机投资1.5个亿,引入自动生产设备。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般的投资。而所谓的智能制造在当时的国内甚至没有参照对象。王敏其的决定自然受到了许多质疑。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当时肯定是很担心的,因为数字化也好,智能制造也好,你到国内任何一个企业是看不到的。你去做一个任何人都没有做过的事,你内心的压力是无语言表的。因为我们民营企业就那点资源,身家性命全部押上去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半点失误。 受到质疑的王敏其不放弃,他四处考察,请专家讲课。没有专业人才,就自己组建学习小组,去世界各地的先进工厂学习经验。工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他就自己带头钻研。几年下来,王敏其甚至从一个管理者变成了企业的技术带头人。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一个是这个曲铆倒角,这里面的间隙一定要控制好。不能有灰尘,不能有灰尘。 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布局,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发展的风向标。而这个时候,五洋的数字化工厂已经初具规模,占地35000平方米的车间里,包括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运输小车、信息集成显示板等智能设备。应用生产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和互联服务,实现了整个厂区智能生产和管理。 五洋纺机副总经理
王水:我们是借助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的生产、销售、售后包括采购都连成了一个整体,从客户订制开始,我们就根据客户的要求,把这些产品分配到各个工段各个工序,最后到装配整个过程都是基于信息系统。 数字化工厂的投用,将原来需要大量人工的生产流程统一在智能系统中。原本大量需要专业工人才能实现的操作也被简化成了自动流程。工人只需把生产原料准备好,所有生产都在既定工序上完成。于此同时,工厂的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原来需要100多个工人的车间,现在只要有50人就足够。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这台设备是6工位的智能卧式加工机床,上面有六个工位,每个工位装的零件不一样,夹具不一样,生产的工时、工艺、用的刀具、节拍都不一样,它能够实现柔性的生产、智能的控制
。 智能生产初具规模,去年开始,五洋还投资研发了自己的智能仓储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厂区物料入库、出库全部自动化。未来五年,五洋计划将智能仓储、自动化物流与自动化加工单元三者结合,再通过互联技术,真正实现无人工厂、智能制造。 五洋纺机董事长
数字化模块负责人
金亚峰:它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自动上库,自动下库,自动寻找货位,不需要人为去干涉,包括我们也开发了一套立体仓库的看码系统,立体仓库里面的实时信息能够通过看码去反馈给工作人员,去对他一个实时的状况进行一个把控。
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智能生产,今年,五洋纺机自主研发的全新高速经编机终于上市,全新的机器不仅转速达到了2000转,而且智能化程度较当初卡尔迈耶的机器高出了一个量级。可以说,王敏其在2003年设下的第一个小目标终于实现了。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这台机器是高速特里克特经编机器。当时在德国看的时候,这个是两千转的速度,当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通过我们十多年努力,当时认为20年也达不到的目标。通过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现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他们当时的水平。 完成了第一个小目标后,王敏其和他的五洋纺机还将继续向世界上第一发起冲击。目前,顶尖的经编机技术仍被德国垄断,机器转速最高能够达到4000转。王敏其计划利用接下来五年时间完成弯道超车。如何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王敏其直言,工匠精神才是关键。 五洋纺机董事长
王敏其: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做专。一个产品也好,一个工艺也好,一个装备也好。要做到专在行业当中,全球化当中要有话语权,你要比别人强,你的技术比别人强,你的装备比别人强,你的企竞争力也比别人强。 30年前,依靠着6400元贷款,王敏其一家生产零配件的小作坊起家,一路走来,他的奋斗历史其实也是很多武进民营企业家的发展缩影。“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不是一句标语,是镂刻在王敏其骨子里的信仰。如今,作为全球双针床经编机的领跑者,五洋系列产品已经挣脱了低端制造竞争的藩篱,从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中寻找到了出路。它的成功或许不可复制,但经验值得借鉴思考。能让更多的武进企业家从中获取营养,让“武进制造”更具含金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