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24位“企业河长”走马上任 |
时间:2017-11-16 20:01:50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贯彻这一要求,武进正以建设生态保护引领区为契机,全面推进“河长制”,尤其是“企业河长”走马上任,更是开创了“全民治水”新局面。 每天早晨,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克上班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去厂区附近的黄土浜检查河道水质情况。因为他现在多了一个新身份:“企业河长”。 黄土浜约长5公里,穿过湖塘科技产业园。今年9月,余克和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恽中方两个人主动担下了黄土浜的“管护”责任。 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中方:首先我们要履行河长的责任,定期来巡查,看看河的整个状况,第二及时把情况汇总,一起商量一些治理的办法,第三跟周边的居委会、园区,共同探讨一些治理的方案。 当上企业河长,余克和恽中方下决心要把黄土浜整治成一条景观河。两人还专门请了常州大学的教授来勘查现场,制定治理方案,并由企业出资实施。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张文艺:首先是尽量让有污染的水不要到这条河里面来,第二在河道里面营造人工湿地,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再投加微生物菌剂,彻底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提高它的净化能力。 武进是江南水乡,共有大小河流855条,保护“母亲河”责任重大。在今年“263”专项行动中,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的负责人主动担任了16条河道的“企业河长”,共同担负起水环境治理的责任。
“企业河长”的诞生,也强化了企业的自我觉悟和自我治理意识。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近500万元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江苏瓯堡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投入630万元对雨污分流、污水预处理、废碱液回收进行改造……24家河长单位带头做好治污工作,通过整合资源、技术改造,走绿色发展之路。 企业河长在为生态保护努力,但仅凭这24人,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如何有效发动员工,吸引社会力量关注,催生“全民治水”新理念,才是实现水清岸绿的关键。 每周六,国茂减速机集团行政副总周华伟都会带着一个6人小组,前往企业附近的兴隆河巡查,对水质进行检测,而集团董事长徐国忠正是“企业河长”的发起人,也是兴隆河的河长。除了自己践行河长职责,他还坚持要将治水理念植入每个员工心中。 常州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国忠:我认为管好一条河问题不大,我真正的目的,比如说国茂一共有三千多员工,我要三千多员工(有)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三千多个家庭,甚至这三千多个家庭能引领周边的亲戚朋友 除了发动员工,24位“企业河长”还在积极筹措治水资金,创立了全区首个生态文明共建光彩基金,每年筹资200万元,鼓励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污水管网建设和黑臭河道整治。未来,“企业河长”将逐步扩展到200多家商会会员单位,力争恢复水清河畅的美好画面。 湖塘镇东华社区居民
宋伟明:企业家参与进来,投入精力、物力各方面,做好了以后,老百姓出来就看到河水清澈,确实是看在心里,而且觉得非常好。 10月31日,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来武进观摩,副省长蓝绍敏对武进企业河长出钱、出力、出样、出策的模式也是赞不绝口。 副省长
蓝绍敏:你们搞企业河长制,最大的体现就是社会治理的概念,通过企业,把企业主、把职工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来关心我们的水治理。所以你们要再好好总结经验,特别是在成效上。
治水并非职能部门“孤军作战”,全民参与,才能形成合力。“企业河长”以企治水,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治水”的惯性思维,对河道来说,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河长”,更是社会共治的管理创新。我们期盼着能有更多民间治水主体参与进来,让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现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