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经开区:养老模式多元化 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时间:2017-11-28 19:15:02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常州经开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6%,养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为此,经开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上午九点,记者来到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由于下雨无法进行户外活动,不少老人都来到图书阅览室,有的读报、有的练书法,其乐融融。77岁的严荷棣和老伴在这住了2年多,她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剪纸。
入住老人 严荷棣:开始的时候骆驼是这样的,现在剪成这样,两周一次,他们就一直等,一直盼望这一天快点到,有时候我推车出去玩,他们就一直和我说,还有两天(剪纸),等这一天到来。
圩墩公园仅一墙之隔,自然清新的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丰富的娱乐活动吸引了140多位老人在社会福利中心养老。但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社会福利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去年,中心成立了入住老人管理委员会,选择9-10名较有威望的老人,监督中心的各项事务。
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入住老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戚国清:每周进行检查,每个楼层一个个房间看,还要评比一等二等,文明楼层,卫生和过去大不同了,走进去房间都是比较整齐的。
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入住老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李惠茹:比如说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每周都可以有一个特殊的菜单,各式各样的七种食物,价钱也不贵,在8元左右,解决了一部分人觉得吃得不好的问题。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人们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在提升服务上做文章,让老人们住的安心、舒心。
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 主任助理 潘苗苗:也会主动联系外面的志愿文化团队过来,基本上逢年过节都会有活动的。在每个楼层上安排一到两个康复器材,我们的护理员也经过专门的培训,懂一些康复指导的技能知识,帮助老人每天康复训练。
目前,经开区有各类养老机构5家,养老机构床位882张。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经开区还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动,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推动老龄事业均衡、健康、多元发展。东方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招募社区志愿者,每天以成本价为老年人送餐,7年来累计送出饭菜24万份,每天有100多位老人享受这项服务。
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 党总支书记  陈卫华:送餐的服务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了,已经将近八年时间了,对老年的服务还是非常好的,解决了老年人家属的后顾之忧。
今年经开区还投入了1500万元试点推进老小区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老年人歌舞、书画等社团组织常年活跃,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让老人的晚年不再孤单寂寞。
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 书画爱好者 冯中行:你看我们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我生活过得非常好,这些完全要感谢共产党。
养老是群众关心、家庭关切的民生问题。经开区通过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优待水平不断提高,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