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吴侬软语要“无语” 熟练使用比例全国最低

时间:2017-12-16 19:34:46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游子在外,一声熟悉的乡音便能唤起对故乡的思念。可在公众场合,大家却习惯了用普通话来沟通交流。年轻一代不会说家乡方言成了常态,如何传承,留住乡音,也就任重道远了。
  日前,一张《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统计图在网络社交平台引起热议,根据统计,全国众多地区的方言正在退化,其中吴语的使用比例更是全国最低。常州话作为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也在其中。其实今年,常州也有一项关于孩子说方言的调查,57%的网友表示掌握得一般,听得懂但不会说;27%的网友表示会讲,而且很熟练;16%的网友表示不会,听不懂也不会说。对于这一状况,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孩子讲方言,他会讲吗?)
家长1(基本上不太会,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家早晚都会统一普通话的,没必要再使用方言,方言很多还会产生误会。)
家长2(小孩说方言的话越来越少,我们城市化,大家都融入到一块儿,全国各地的人都在一块,说方言就比较不方便。)
家长3(在一个地区,在常州应该推广流行这种方言。)
家长4(我们尽量会让他说说方言,因为现在小孩子都不会说。我们自己住在这一片地区的,都不知道自己这片讲什么话了,出去都没有乡音了。)

从娃娃抓起 方言学习变课程
推广普通话是大势所趋,但在文化传承的意义上,不能够单单依靠普通话,更需要方言,因为它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扭转目前的窘境,武进的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方言课程,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
【现场】(拍拍胸,勿伤风,拍拍背,无灾害)
在清英外国语学校的方言馆内,孩子们正在练习常州童谣《拍拍胸》。学校自开展“儿童地球村语言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带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常州方言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不光是本地孩子积极报名参加方言班,不少外地孩子在方言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不少常州方言。来自南通的张维铭告诉记者,班里有不少同学会说常州话,自己也想学些常州方言,这样才能尽快融入到同学中。
清英外国语学校学生 张维铭(我们班每次下课的时候,都有很多同学在说常州话,所以我想来学一下。)
清英外国语学校学生 张译文(本来我就是常州人,也应该学会常州话,增添一点乐趣。)
除了每周一节课普及常州方言外,清英外国语学校还通过曲艺、锡剧等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接受和了解常州方言。
清英外国语学校常州方言课程导师 吴寒(这个课程内容,我们一开始研究的是吴文化,然后再逐渐的演练到我们常州方言的源起。我发现他们学习的激情也很高。)
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唐靖霞(活动开展之中,能够对我们有语言渗透出来的一些戏曲文化等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3—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武进机关幼儿园也抓住这一关键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方言活动。走进教室,大班的孩子们正在说着童谣。
武进机关幼儿园学生 韩昊泽(童谣很好听,声音很响亮。)
武进机关幼儿园学生 蒋天勤(觉得童谣很好玩)
该园保教主任李晓芳告诉记者,学校会进行方言教育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们用方言交流玩耍,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让幼儿们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
武进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保教主任 李晓芳(我们通过这样一种专门的活动,来激发孩子说方言的热情。让孩子来亲近和认同自己的地方方言,从而产生萌发我是常州人,这种自豪感其实是很重要的。)

方言传承贵在回归生活
在学校探索建立方言课程的同时,也遇上了一些难题,比如学生在家中没有学习与交流方言的环境,给熟练运用和提升带来了障碍,也影响到了学习的兴趣。星河实验小学分校的常州方言班开设于2014年9月,当时班内的学员大多是外来流动儿童,他们怀着对新家乡常州的热爱之情,报名参加常州方言的学习,可一段时间过去了,报名的孩子却逐渐变少了,学校一查,才发现问题出在了家里。
星河实验小学分校副校长 钱国芬(他仅仅在学校的方言课上会学到一些方言,然后回到家,在社会当中去就没有这样的环境,所以孩子觉得学起来比较困难。)
常州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州吴方言研究会副会长范炎培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常州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常州方言的研究。在他看来,常州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目前承担更多的功能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老地名、老词汇等也都存在于方言中,如果方言失传,这些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他也呼吁常州的爸爸妈妈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生活中尝试用原汁原味的常州话与孩子交流,让他们从小就记住地方方言的美,给孩子们一个念想,一份乡情。
常州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范炎培(在学校里面,在公共场合里面是用普通话,但回到家里面在朋友之间就可以不用普通话,用我们家乡的语言,就容易拉近大家亲近的距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普通话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和“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概念。但无论情感传承,还是文化传承,方言都有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只有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的赓(geng第一声)续关于乡愁的记忆。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