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武进,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积极培育独具特色、植根于心的文化印记和文化品牌,让这座魅力之城更加耀眼夺目。 今年10月,备受瞩目的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揭晓,武进锡剧团原创大型锡剧《玉兰花开》荣获最高奖——文华大奖。《玉兰花开》是武进锡剧团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精品。该剧以“中国好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陈静为原型,把她情系百姓的“凡人善举”进行梳理、提炼后搬上舞台。陈静身患脑瘤,丈夫英年早逝。她把调解工作当作拓展自己生命宽度的舞台,8年化解民间各类矛盾纠纷1万多起,受到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表彰,获得“调解大师”美誉。
观众
徐华琴:眼泪都出来了,那个小孩玲玲要去动手术,真的太可怜了。有魅力了,沈惠兰又演得好,真的把陈警官演得入木三分,陈警官的事迹大家也都知道的。 陈静的扮演者沈惠兰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作为武进锡剧团的团长,自己有责任讲好武进故事,弘扬武进精神。 武进锡剧团团长
沈惠兰:写身边的事,演身边的人,我觉得作为文化戏曲能发挥这样的特长,既是宣传戏曲,也是宣传武进的正能量。 武进区文广新局局长
范正洪:我们党中央提出来要讲好身边的故事,我们也要讲好武进的故事,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比较不错。不管从社会,还是业内,大家对这个作品都非常认可。 提升群众获得感
建十五分钟文化圈 随着《玉兰花开》被搬上舞台,武进精神也弘扬到了江苏乃至全国。而除了这些,武进还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出15分钟文化圈,让武进的市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氛围。 周末,来到阳湖书房凤凰谷点,这里几乎座无虚席。徐王若皙是阳湖书房的常客。她说,自己家离这里很近,每个周末都会和妈妈一起来看书。 徐王若皙:因为这里有图书馆,所以我每次放学过来就和妈妈在这里看书。每个星期都把借的书看完了过来还的。
记者:你以前没有这样的习惯是吗? 徐王若皙:嗯。 徐王若皙的妈妈 王丽敏:我也会借书回去看,一本看几天。她来还,我也来还。
自开馆以来,阳湖书房的进馆人次已经超过两万人,外界图书量超过8000册。阳湖书房作为文化为民工程和文化品牌,目前已经形成很好的发展势头,正在推向武进各个角落。与此同时,武进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在着力推进。2017年将建成累积达到148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再建成53个,2019年全面完成全区299个村(社区)的建设任务。 武进区文广新局局长
范正洪:我们要为百姓谋好文化民生,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我们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