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卫材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时间:2018-01-30 19:25:12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作为我区民营企业“军民融合”的代表,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现代战伤早期救治创新理论、关键技术及器材装备”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绝大多数获奖者热闹公布喜讯、享受鲜花掌声不同,“参军”的南方卫材尤为低调,甚至没有出现在领奖的现场,只对外发布了一则简短的获奖公告。 成立于1990年的南方卫材,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粘胶类医用卫生材料企业、国内最大的创可贴生产基地,于2017年在主板上市。早在2011年,南方卫材就依托自身良好的技术优势,承担了全军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二五”发展计划重要研究项目——“战场系列急救器材评估、集成与新型器材研制”子课题,并与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联合成立“急救器材联合研发中心”。 据统计,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早期死亡占战伤死亡的80%,如何提高战伤早期救治水平,成为提高战伤救治整体水平、降低死亡率伤残率的关键,也是课题研究的目的。为此,南方卫材先后投入超2000万,与军方合作研发了一系列集包扎、止血、固定、通气和抗菌、镇痛等功能于一体的国产新型单兵急救包。 急救器材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
陈依侬:根据现有部队的装备已经列装的产品,我们通过调研,想把部队的老旧产品更新换代,使用更便捷有效,缩短自救互救的时间。 陈依侬告诉记者,传统急救包中只有创可贴、清凉油、纱布等几样简单的配置,而新型单兵急救包,提供了包括急救剪、鼻咽通气管、急救止血绷带、急救创伤绷带、手套、止血粉、急救药盒、压缩曲线纱布等一系列集成物品。以胸腔排气针为例,急行军或大运动后产生气胸的概率很高,以前都是等卫生院、军医来急救,过程中延误了救治时间,现在通过简单的培训,利用排气针就能实现单兵自救、互救,争取生命时间。目前,该项目研制的单兵急救包和11个产品已通过相关部门专家审核,在50多个部队推广试用,有些产品已进入小批量、成建制生产阶段。 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市场和政策利好作用下,民营企业纷纷试水抢滩,用创新成果敲开军工市场的大门。民企“参军”,一方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服务国防科技发展,同时也加速了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南方卫材已经将相关成果推广到民用医学救援应急领域,成立军民融合医学救援应急防护产业中心,开发了医学应急、自然灾害、航空航运、车载急救、野外生存等7个系列民用急救包产品,陆续推向市场。 急救器材联合研发中心主任、工程师
陈依侬:2011年开始我们就走军民融合的道路,作为企业来讲,最主要的是想研发一些好的东西配备给部队,也让这些好的功能性的器材,服务于每个战士,保障每个战士的生命。 “参军”多年,南方卫材已经成为“民企参军”的鲜活样本,并作为鲜有的代表企业出现在《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5》中。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军民结合产业正以每年超过20%的增速发展。不过,民企参军仍面临一些有形或无形的“玻璃门”:资金技术门槛高、回报周期长,成果的大批量推广需要等待漫长时间。
尽管如此,陈依侬还是坚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契机已经到来。目前,南方卫材已经开始蓄力“十三五”军队极限环境战创伤救治器材项目的研发,期待通过多方合力打破“玻璃门”,迎来军民融合新的春天。
江苏南方卫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
吴国民:我们将加大对新品的研发力度,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拓,提升公司产品在汽车消费领域、军品领域、运动防护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