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3孵化器:打造“共享工厂”新模式 |
时间:2018-04-07 19:51:23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近年来,共享经济模式在各行业中得到快速发展。借着这股强劲的“共享风潮”,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共享工厂”艾斯瑞(常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已成功吸引13家来自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的企业入驻。 “共享人事”
实现企业及人才双向共赢 刚刚走进艾斯瑞(常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小型咖啡厅内,李秋霞和同事们正在享受香浓的咖啡。享用了一杯亲手调制的现磨咖啡后,李秋霞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孵化器的人事行政主管,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入驻的企业招聘员工、举办各类企业团建活动。这一天,她要为即将举行的户外拓展活动敲定最后的方案。因为孵化器入驻的多是小企业,员工从几个人到十几人的都有,如果每个企业单独搞团建活动的话,并不现实。在孵化器内,通常的做法是“共享”。而李秋霞,就是孵化器内企业的“共享人事”。
“共享人事”不仅可以帮助入驻企业控制和减少用工风险和成本,也为人才本身提供了国际化的成长环境,培养了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艾斯瑞(常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 李秋霞:对于传统的企业来说,招聘是有岗位说明书的,是非常详细的,但是往往我们孵化器的企业,它对岗位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我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去告诉客户什么样的人才是匹配公司发展的,而不是说等待客户告诉我们需要满足ABCD这样条件的人。 仅仅4年多时间,李秋霞就从一个“职场菜鸟”升级为干练稳重的部门主管,而在艾瑞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共享人事”让这个平均年龄仅25岁的年轻团队,在行政、财务、供应链、质量等各个岗位实现了最全面的发展。 艾斯瑞(常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小华:我们在常州武进创造了一个很独特的国际合作的环境,对于我们新加入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和来自世界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共同的来交流,包括世界领先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包括管理的思维方式,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共享模式下的“工厂定制”
让小空间实现大创收 艾斯瑞(常州)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即CI3孵化器,由以色列人依兰创办。2011年,依兰发现,想来中国发展的以色列人越来越多,于是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联动开发,在2012年成立了CI3孵化器,面向高端、小规模制造企业,为其提供产业化孵化平台。依兰作为“过来人”,对这类企业的真实需求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高技术、小规模,对中国市场陌生但向往。 因此,应运而生的CI3孵化器,必须有别于一般以“工位”为切入点的创客空间,需要提供一定的生产空间和全要素的服务。除了推出“共享人事”,为入驻企业提供全面的运营管理,
“工厂定制”更是让“共享工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诸多企业拍手叫好。 2013年首批入驻的莱创(常州)冷却设备有限公司,租用了孵化器内600平米的厂房,主要为医疗器械行业配套生产相关冷却设备。这家“小而美”的企业仅拥有15名员工,去年却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 莱创(常州)冷却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薛文飞:因为我们这些企业属于小型企业,去谈厂房的话会要一千平甚至要上万平才能谈的下来,但我们只需要几百平。孵化器可以提供小型定制的厂房服务,然后我们只要负责在这里的生产,其他的人事、行政他们都会提供。 在CI3孵化器,一层楼上同时有三四家企业共存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厂房分割定制让入驻企业压力更少、信心更足。 截止目前,孵化器已有滕氏医疗、莱创、泰迪泰尔等13家来自以色列、美国、荷兰的企业入驻,其开创的“共享模式”在以色列甚至欧美企业中形成了良好口碑,为中以常州创新园吸引了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企业。目前,孵化器一期场地已经不够用,二期7000平方米厂房刚刚投用,正在计划扩大规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