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工:满身淤泥 换来河道清澈美丽 |
时间:2018-08-08 19:11:05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加快河道生态清淤是我区“263”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高温酷暑、骄阳似火,河道清淤工们依旧坚守岗位,用满身的淤泥和汗水,换来河道的清澈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堰段庄浜清淤现场,感受一下他们在高温下的工作状态。 (一段清淤现场画面) 上午十点,清淤工黄海东、刘兴来已经在淤泥里工作了四个小时。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室外体感温度高达39度。然而,两人都没有佩戴防护用品,连帽子都没戴。他们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泥水。 由于清淤工作不能随意中断,记者决定在岸边等待。十一点,上午的工作基本结束,黄海东和工友们准备上岸,这时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现场声】(上不来,淤泥太深了,要等一会儿的) (一段上岸的现场画面) 踩着没膝的淤泥,每走一步都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经过几分钟的“挣扎”,两人终于先后上岸。 河道清淤工
董海东:上午干了多长时间啦?五个多小时吧,天气这么热,肯定出汗了。 面对记者的镜头,董海东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简单的几句:“不辛苦,还好”。一番交谈后,他匆匆地朝另一条河边走去。记者跟上去发现,这里是他和工友们“洗澡”的地方。 (一段清洗身体的现场画面) 年近60岁的付广道,干河道清淤工作已经4年了。他说,最近的高温确实让人受不了,但选择这么辛苦的一份工作,主要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河道清淤工
付广道:(苦当然苦,稍微苦一点,苦钱嘛,挣钱。) 雪堰段庄浜清淤现场共有6名工人,为了确保进度,他们每天要工作10小时左右,炙热的阳光下,一个个都晒成了“黑包公”。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项目负责方除了调整工作时间外,也准备了防暑物品。 段庄浜清淤项目负责人 吉才江:准备了西瓜、绿豆汤,都是降温的
,送到工地上,一般下午两点到三点间送过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清淤作业时间长、环境差、工作苦,年轻人不愿干,清淤工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同时,清淤也是个“技术活”,诸多环节需要有丰富的经验。高温环境下,坚守岗位的清淤工人,默默为生态武进奉献着力量。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爱护水环境,珍惜河道清淤工的劳动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