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经开》轨道交通产业园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
时间:2018-10-04 19:19:16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活力经开》轨道交通产业园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 近日,国家标准委、工信部批准38家单位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涉及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21个领域。其中,江苏省共6个项目获批,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是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骨干企业,走进柴油机厂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这里生产的是内燃机车的“心脏”——柴油机。 作为我国铁路客货运内燃机车的重要研发、制造和维修基地,中车戚墅堰公司通过近40年的自主创新,先后研发了一系列大功率客货运内燃机车,累计生产2000多台,产品出口澳大利亚、肯尼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 【同期声】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仲怀清:中国内燃机车所有柴油机的标准就是按照我们来做的,我们内燃机车出口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是因为核心部件柴油机的标准掌握在我们手里,在内燃机车行业来比,我们是NO.1。 中车戚墅堰公司长期致力于中国轨道交通用内燃机车的标准化工作,历年来,参与了多项各级各类标准的制修订,其中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5项、行业标准298项。 此次轨道交通产业园获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自主将标准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有利于企业将内燃机车及其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期间企业将制修订企业技术标准50项、行业标准20项、国家标准6项。 【同期声】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仲怀清:这次试点,不仅是我们自身要把标准化建设地更好,更主要的是把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其他企业抱团发展,大家可以融合起来把标准范围延伸,形成规范,每个企业都能进步。 正在加速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园位于经开区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空间优势。园区内和周边地区拥有轨道交通相关配套企业近200家,产品从牵引传动到制动转向,门类齐全,品种多达2500余种,基本实现全产业配套。 今年上半年,园区内欣盛芯片载带、坤泰车辆等省重点项目顺利开工,星源、博瑞等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重点平台载体建设有力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6月开园,帝斯伯医疗、江苏特能等一批企业已签约落户,投产后预计园区实现年产值30
亿元。 【同期声】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
赖岩松:环境的完善,配套设施的完善,包括功能的完善以及政策的到位,现在我们在轨道交通领域也招引一些,在国内或者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即将落户我们园区。
开展试点后,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将建立相关标准化规章制度,并依托轨道园区内的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标准研制,建立内燃机车及其柴油机、转向架等重要部件的标准体系,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轨道园区内企业的国际化并占领国际内燃机车市场奠定标准基础。 【同期声】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管委会主任
赖岩松:结合国内一带一路的政策,完善企业内部的一些标准的制定,以及国际标准的消化和对接,为下一步走出去做好相关准备。园区也有很多企业在某些隐形领域,本来是走在国内或者国际上前沿,推动这些企业制定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为将来能够做大做强,在行业内有话语权做下准备。 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标准体系已经逐渐成为国际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标准话语权,才能赢得竞争主动权。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将通过“标准化试点”,加快企业推动技术标准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行业“话语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