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扫一扫,就能监测周边5公里内的大气状况。最近,经开区环保分局创新手段,采用环保执法“神器”,通过激光雷达监测、分析本地污染源分布和外来输送对大气环境影响,并导入工业企业地图,为大气污染防治难题对症下药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溯源、精准治污、精准管控。 上午九点,经开区环保分局工作人员打开电脑,查看这两天收到的分析报告,并把最近一段时间的污染分布、后续跟踪情况进行完善。 以往,环保执法和大气污染动态监测面临着区域、突发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摸清污染源才能对症下药,环保分局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利用遥感监测激光雷达和走航监测技术,研究本地扩散、外来输送和污染成因,最终形成污染地图和分析报告。 【同期声】经开区环保分局
督查室主任
张建文:如果在地图上面出现红色、黄色,颜色比较深一点的区域,颜色越深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气溶胶的浓度越高,pm2.5的浓度就特别高,按图索骥去找到这些污染源,第一时间把污染问题解决掉。 目前,经开区在常州七院、潞城街道公园壹号、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横山桥镇山水花苑4个点位进行布置,激光雷达24小时不间断对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空气进行360度扫描,实时给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PM10、PM2.5的浓度分布,并准确定位污染物最密集地方的坐标,帮助执法锁定污染源。 【同期声】经开区环保分局
督查室主任
张建文:前前后后发现了大概有30余起问题,包括企业粉尘的排放,包括工地,生活源等。截至目前,其中的一半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雷达扫描技术,进一步精准分析查找污染源。 激光雷达的投用,将为经开区秋冬季节大气攻坚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此外,经开区还通过监测站、大气监测系统等方式,精准分析区域内大气质量变化,对污染天气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