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点一到,一单外卖;夜半饥肠,美食网约……现如今,外卖平台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10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式实施,内容更全面,措施更具体,规定更细致,既促进了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也为“吃货”们的舌尖安全保驾护航。 新规对于外卖行业的相关规定更加详细明确,建议商家标注外卖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要求公示菜名和主要原料。然而今天下午,记者来到某外卖取货点,随机查看了几份外卖,均未有标识。 某餐饮店老板
殷国庆:我们按照平台上的通知,已经标注了菜品的原料。至于(标注)我们接到菜单的操作时间,我们还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 记者打开外卖app注意到,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线商家,都有食品安全档案可供消费者查询。同时,部分商家的点单页面,已经能够看到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不过,仍存在原料名称不详细等情况。
餐饮新规施行
外卖平台“无压力” 新规还规定了对配送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等要求。那么,武进的外卖平台能否规范执行呢? 下午3点,记者来到金鹰又一城采访了多位送餐员,对于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实施时间和具体要求,大家表示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但在平时送餐过程中已经注意将冷热食品分开放置。 外卖工作人员:像我们都会放平隔开,如果是冷的热的会分开,因为里面有冰。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某外卖站点,站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的外卖保温箱都带有隔离层,就是专门用来分隔冷热食品的。 外卖站点人事主管
刘经理:我们在前几年就是外卖箱里有隔层的,如果说他有冷的热的不一样的东西,会放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如果是饮料的情况之下,我们也会有杯托,既起到保温的作用,又起到固定的作用。 而对于新规中要求的“餐饮外卖烧熟后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保持在60
℃以上,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多位送餐人员都表示根据路程远近,送餐时间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符合规定时限。 外卖工作人员:看路程的,一般是在30分钟之内。 站点人事主管
刘经理:一般系统给我们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如果是下雨天,或者是天气极端恶劣,大概会在一个小时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