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活力经开》行政审批的“经开速度”百余事项集中行使 时限缩短65%

时间:2018-10-24 19:36:41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区目标,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服务,推动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催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全市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地区。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证是指通过职能划转的方式,建立“审管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去年10月起,原属8个职能部门的52个行政许可事项划归行政审批局行使,一枚公章代替了原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19枚公章。今年5月,集中许可事项进一步扩大。
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之妤:综合管理领域的98项行政许可事项,划归行政审批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行政许可事项的规定,目前我们行政审批局的集中事项,由原来的150项调整至145项。
目前,经开区快速审批机制已逐渐成熟,一方面实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建立了行政审批协作联动制度和行政审批与监管联动机制。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争达到85%以上事项在线办理路径通畅,实现证照、批文100%进电子证照库,开通EMS快递免费服务,完善“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平台,破解群众办事堵点难点。
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 副主任 张之妤:改造了常州建筑市场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质安监)原来是作为两个事项来申报的,改造之后的系统是作为一个事项来申报,原来要十几份材料。(现在)只要六份材料,施工许可我们也对材料进行了精简,这些措施给企业带来了便利,节省了他们的时间。
自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以来,经开区行政审批部门共受理19609件,办结19385件,平均日受理78.8件。与原来分散审批相比,科室压缩了82%,人员压缩了53%,材料缩减35%以上,办理时限减少65%以上,行政审批改革成效明显。改革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去年10月至今,经开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07家,同比增长23.17%。

工业45专窗 让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大提升

在探索简化审批服务的过程中,经开区制定出台了“2345”工作方案,即2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开业,3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证,45个工作日内取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在审批时限、环节、材料上做减法,在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上做加法,实现了审批效率的提速。
位于潞城街道的常州市新兴精密滚动元件有限公司,是精密滚珠丝杠副的专业生产厂家,产品广泛用于数控机床、冶金机械、印刷机械等行业。今年7月,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主动上门对接,开展代办服务。10月18日,企业取得了施工许可证,比以往减少了一个多月。
常州市新兴精密滚动元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欢:第一时间抽调了相应的骨干,对我们整个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立项、项目(合同)的备案、到民防(等)各方面的手续进行了指导,大大缩短了我们企业开工的时间,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保障。
新兴精密标准厂房项目能如此迅速获得施工许可证,还得益于经开区设置的“工业45专窗”。今年5月,经开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工业45专窗”,实行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模式,构建了“路径最优、材料最简、时间最短”的全新审批流程。目前,辖区工业建设项目统一由“工业45专窗”受理,一般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限定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该专窗直接办理已集中审批事项,帮助企业协调其它垂管部门,改变企业以往对接多个部门|为只对接一个窗口,项目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了39%。
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之妤:以2018年数据为准,成立工业45专窗之后,(工业项目)平均审批速度是14.5天。
通过开设工业45专窗,经开区健全重点建设项目代办服务制度,推行联合评估制度,创新实施联合踏勘机制等措施,工业“45”达标率100%。
【编后】
从行政审批的流程优化、时限压缩,到便民服务的效能提升、细节处理,处处体现出经开区为民服务的宗旨。从审批事项、人员的整合,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深入开展,办事不出经开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