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养结合” |
时间:2018-11-06 21:59:37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医养结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在解决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问题上作出有益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 78岁的夏奇瑞多次脑中风合并肺炎,在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3个多月了,经过两次大抢救,虽然目前病情平稳,但日常护理不能放松。除了常规护理外,每天,护师都要为他进行多次口腔护理。 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师
姚金妹:一天会进行三到四次的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如果不注意,也会发生口腔溃疡,大面积糜烂。本身这个病人就有低蛋白血症,营养效果也不太好,会进一步导致他感染的发生。 在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还有很多像夏奇瑞一样的老年患者。据2017年底戚墅堰街道人口基数统计数据显示,街道60岁以上户籍数11173人,占常住人口的25.6%。这些老年群体不仅面临着慢性病、易复发病等健康问题,还涉及心理、精神等多方面问题,迫切需要得到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 康复病房以医为主、以养为辅,不仅提供生活照料养老服务,更为住院老人提供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也解除了老年人家庭的后顾之忧。82岁的徐婆婆因中风入院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中医特色疗法和康复训练,正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家属:胃管可以不插了,自己也会吃了,现在恢复的还可以,手脚都会动了,可以坐起来了。 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
魏难难:刚开始来的时候是中风,二次中风了,她的四肢是完全不能动的,在这边康复了一个多月,下一阶段我会重点放到她的下肢上。对症处理,可能说有的患者只需要一种治疗手段,有些患者根据治疗情况会选择多种治疗手段。 康复病房成立至今,已收住病人1056人次,出院1017人次,有16名老人在院康养了四年多,其中还有一位百岁老人。逢年过节,中心都会给老人们送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温馨和关怀。目前,中心逐步扩大规模,改造后新增养老床位20张,共入住老人39名。 此外,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市七院建立了医联体,由市七院派驻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医疗诊治,提供技术保障,疑难重症也能通过绿色通道向上转诊。优质资源下沉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等资源紧张的难题,医联体合作取得了双赢效应。 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朱银波:三级医院或二级以上医院的一些压床病人,这部分病人还是比较多的。上级医院还是愿意把这些病人留在社区医院来康复。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还是在社区,我们应该逐步来完善分级诊疗的制度,康复病房也是有效缓解上级医院的压床病人。 【编后】 医养结合,既要管“医”又要管“养”,医养衔接的程度要高,从医到养的绿色通道要畅通,才能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深度对接。戚墅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满足了高龄、空巢、患病老人医疗和养老的双重需求,也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