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湟里草皮满足全国60%市场需求 经济生态双丰收

时间:2018-11-08 20:16:44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多年以来,湟里镇根据自身土地优势,紧扣乡镇与城市发展的绿化需求,大力培育草皮种植业,在绿草中挖掘了大商机。
西安村位于湟里镇东南面,与东安村相邻,与宜兴交界。得益于天然的水土优势,十年前这里的村民们便开始进行草皮种植与经营产业。上午十点,记者来到了西安村,还未进入田间,便闻到一股青草香,目光所及都是大片的草地和正在收割的农民,一派忙碌景象。经纪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湟里出产的草皮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得益于村民们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完备的保养措施。
湟里镇草皮经纪人 张国成:草皮的种植要抓住四点。第一要勤铲,不让根部老化,第二要勤浇水,要保证草皮的湿度,使它生长快,第三要勤施肥,使草皮供上营养,第四个是关键,要勤修剪,修剪之后,整体的草坪就漂亮了。
当前,湟里镇草皮种植面积已达两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东安村与西安村。产出品种有马尼拉、佰慕达、虎皮、高羊茅等,一年四季无休耕期,可用于市政绿化、球场铺设等。如今,湟里草皮走向了上海、山东、北京等地,满足了全国60%的市场需求,在亚运会和世博会上,都能见到其身影,每天出产的草皮都供不应求。
湟里镇草皮经纪人 张国成:在春天的时候,大概我们整个湟里镇的草皮,每天的日产量可以达到一百万捆,东安村老百姓的收入全部靠草皮。
目前,湟里镇共有一千余户农户从事草皮种植行业,亩产效益超两千元,这笔钱实实在在装进了农民的口袋,推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草皮衍生新行业 带动周边农户每年增收近十万
湟里镇是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草皮卷种植基地之一,目前种植面积已超两万亩。草皮种植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与草皮生产直接相关的一支专业力量——铲草皮队伍的发展,为周边百姓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董亮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黝黑的皮肤、强壮的身躯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都印证着他对这份工作的坚持。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就来到湟里,原先在钢厂工作,后来转行来到了铲草皮的团队,每年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四五万,如今一家人都在湟里落户。
铲草皮团队务工人员 董亮:就是朋友亲戚在这边打工,通过他们介绍来到这里,多的能挣到十万,甚至十万出头。
董亮所在的团队有8人,他们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云南,还有的来自安徽。按照行情,经纪人按照每方草皮0.8元左右的价格给团队结算工资,每人每年收入都稳超六万元。为提高每天的工作效率,他们还对团队进行了明确分工。
铲草皮团队务工人员 文吉祥:两个人划线,剩下的男工,就是六个人,光铲,铲起来还装车。
当前,湟里镇共有一千多人投入到铲草皮大军中,组成了136个团队,每支队伍8到20人不等,日均可铲草皮5000余捆,他们不仅保证了湟里草皮的稳定供货,更实实在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