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记者调查:如何唤醒大学校园“沉睡”的自行车?

时间:2018-12-15 21:10:55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记者调查:如何唤醒大学校园“沉睡”的自行车?
每一年,大学校园都会新增一批被遗忘的自行车。他们无人认领,往往满身锈迹、布满灰尘,因零件缺失或车主毕业离校而被弃用。这类“僵尸车”的不断堆积,给在校学生停放车辆造成困扰,也给学校管理出了一道难题。为何有这么多的自行车被遗弃?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车子?来看记者的调查。
“沉睡”的自行车堆积占用资源 消耗管理人手
常州大学城内共有6所院校,学生规模近10万人。为方便出行,新生中跟风买自行车的不在少数。但时间一长,没了新鲜感,被“抛弃”的自行车越来越多。在某高校的学生公寓楼下,“沉睡”的自行车随处可见,无一不锈迹斑斑,轮胎瘪着。一位宿舍管理员告诉记者,这些无主车给他们工作增加了不小的压力。过多的“僵尸车”导致许多有主车无处安放,还会影响通行安全。
【同期声】高校宿舍管理员 周争春:一来这边就摆满了各个年级的废旧自行车大概也有新的,我反正就是把车子排放整齐,烦的不得了,一辆一辆都要靠好了,撑脚撑好了。差不多一直要排好自行车要半个小时。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出行有辆自行车自然方便很多,一辆普通自行车售价约400元左右,使用寿命至少有2-3年。但由于其成本较低,质量一般,加之没有回收处理途径,因此许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直接遗弃。
【同期声】大学生 蒋韵琳女学生:自行车到时候也可以放在学校,四年后肯定也用的差不多了,估计也很旧了。
这些惨遭遗弃的“退役”交通工具,大都历经时间的风霜、岁月的摧残,锈迹斑斑、灰尘遍布,有碍观瞻不说,还极大地占用了公共空间。那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决吗?
【同期声】大学生 周启雯:当时是为了上课,更加方便,也是为了节省时间,毕业以后骑自行车的话我可以转手给我的学弟学妹,因为这样子的话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记者:你毕业以后这个车要怎么处理呢?
男学生大学生 刘云:毕业的话应该会带走吧。因为现在物流比较方便,或者是卖给学弟学妹。
除转手或者留给学弟学妹外,实在没人认领的,学校不管是变费为宝还是一卖了之,都可操作。然而现实却是,因涉及物权,处理问题成了校方的“烫手山芋”。据了解,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2914所高校,70%以上的高校都存在此问题,多数学校会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的集中清理。
【同期声】江苏理工学院保卫处老师 蒋宇超:我们学校每年还是会在暑假期间清理,从2016年到现在清理了差不多3000辆僵尸车。
把“僵尸车”变成公益车 学生使用每分钟仅需两分钱
在江苏理工学院,全新上线的“7MA小红车”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小红车的出现也打破了解决僵尸车难的境遇。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红车上都有“7MA”logo图标,每辆车有对应编号,并装有密码锁...骑上这样一辆自行车,在校园里着实拉风。“7MA”小红车是由该校2016届毕业生张清惠团队推出,项目的推出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挑出200辆僵尸车免费提供给张清惠团队,经团队改装,统一喷涂,重新投放于校园内,方便师生出行。与城市公共自行车不同的是,“7MA小红车”没有固定车桩,通过微信就能实现随借随还。
【同期声】江苏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 张清惠:那时候满校园感觉都是废旧车,我们就想变废为宝,正好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后就萌生了变废为宝的想法,为学生老师提供便利。
2016年该校投放了首批200辆校园共享单车,主要分布在宿舍楼、食堂、教学楼等公共区域。租金便宜,每分钟只需2分钱,颇受大家欢迎。
【同期声】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 丁宇航:
自己买自行车可能会贵点,骑这个自行车可能会划算一点,实惠一点。在学校里面的话骑这个小红车比较好点。
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 王盼盼:对于我们学生来讲的话,平时可能需要买一辆自行车,天天还要担心他会不会丢,现在的话我们每天骑自行车会很方便,比如说我骑到教学楼的时候,如果想和同学一起走回来,可以直接走回来就把它停在那边,不用再骑回来就行,总体来讲骑行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
如今,校园里有800辆小红车在穿行。学校为控制新生购买自行车的数量,在每年的新生入学通知书里,都会告知校园内有共享单车,学生可以统一骑行。
【同期声】江苏理工学院保卫处老师 蒋宇超:我们新生来到学校购买自行车的数量也在每年的递减。这样做到控制新生自行车增量,减少僵尸车存量。校园共享单车这样利用率比较高,对校园环境整体也比较美观。
校园僵尸车处理需在管理效率 盈利模式方面寻求出路
如今常州大学武进校区、西太湖校区也启用了共1000辆小红车,让更多师生享受便利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僵尸车”。在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李南看来,目前对“僵尸车”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纯公益的方式,比如学校定期把一些无主自行车搜集起来,免费供给师生骑行,但这种方式存在着不稳定性;另一类是纯商业的模式,引进商业公司运营校园共享单车,不仅运营成本提高,还会面临潜在的盈利风险。
【同期声】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李南: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的话,两种模式可能都有自己的一些天生的缺陷。我的建议是把原来的行政管理公益的方式和市场化商业运营的方式,作为一个有效的结合,这是一个比较适合国内高校目前情况的方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僵尸车”的处理也应打好“提前量”。学校不妨在毕业季来临之前通过网络调查等形式对接学生的相关需求,了解其处置意愿,不论是捐给学校公益项目还是留给学弟学妹使用,各种方式都可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真正提升处理效果,唤醒“沉睡”的自行车。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