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预防医学会开展了寻找“全国血防卫士”系列活动,弘扬“群策群力,科学防治,甘于奉献,誓送瘟神”的新时期血防精神。区疾控中心的陆伊丽榜上有名,荣获“全国血防卫士”称号,她坚守血防工作第一线28年,促进了武进血防事业可持续发展。 见到陆伊丽时,她正在整理今年的查螺灭螺情况。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一只被感染的钉螺在水中可释放出成千上万的血吸虫幼体,人畜只要下水数秒就会被感染。 每年4-6月,是钉螺生产繁殖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血防人最忙碌的季节。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查螺工作仍然得靠最原始的现场识别,根据分布密度和孳生范围测算灭螺用药。 区疾控中心血防科
科长
陆伊丽:钉螺喜欢生长在有水有草的地方,一般大多数都是在河道上或者在沟渠里。灭螺基本上是从早上到晚上收工,我们一直是在河道上的。我记得有一年有五六个螺点,一辆车子到一个螺点,放下来1到2个人,等到晚上收工之后再一路回来。 陆伊丽告诉记者,通湖河道灭螺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他们积极采用切滩筑堤、生石灰灭螺等灭螺新技术。但有时候筑堤筑不住,仍需要和施工队、水利部门等多方协调。在她的带领下,2016年,武进区率先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消除血吸虫病县级达标考核。 随着血吸虫病有效消除,血防健康教育被陆伊丽放在了心上。她编写了血防宣传知识、教案、试卷等,通过微信等形式提高大众血防知识知晓率。全心全意关爱晚血病人,从2010年起每年提供免费体检,积极实施晚血病人救助政策,缓解了部分病人的经济困难。 区疾控中心血防科
科长
陆伊丽:他们(晚血病人)露出那个笑脸的时候,他们开心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好了,他们,真的是对你们非常的感谢,到现在为止,无尽,这几年也救助五六个人。 血吸虫病防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正是因为很多像陆伊丽一样的血防工作者无私奉献,武进逐步建立起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连续多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和感染性钉螺,有力地保障了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