滆湖是武进重要的备用水源。2018年起,区农业局大力推进沿滆湖5.7万亩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强化日常巡查、新技术推广、品种结构优化等措施,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的供给安全、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也为滆湖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增添了重要“砝码”。
吕斌是前黄长征圩的养殖户,去年开始,他就用膨化饲料进行螃蟹养殖。虽然价格较普通颗粒饲料贵,但膨化饲料品质高、吸水性强,在生态养殖上性价比极高。
【同期声】螃蟹养殖户 吕斌:一个利用率高,对螃蟹的摄食影响好,第二个就是它对水环境污染少,有的颗粒料它放到水里,沉水性很差,放到水里就化掉了,这个膨化料,72小时放在水里它不会化掉的。
滆湖周边水产养殖面积5.7万亩,之前以团头鲂等吃食性鱼类为主。在推广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外,区农业局积极引导水产养殖户调优品种结构,目前,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已超1.5万亩。
【同期声】区水产站副站长 岳益超:现在我们主要是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多增加我们虾、蟹类的养殖面积,充分发挥我们河蟹养殖池塘生态湿地的功能
2018年,区农业局全力开展滆湖周边池塘养殖整治,通过稻鱼种养综合试验、“渔光互补”项目、污染源普查、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等,持续缓解渔业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助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增产增收。
【同期声】区水产站副站长 岳益超:沿湖重点乡镇,每周五上报全区的水产养殖情况,由我们的渔技员下去,亲自察看养殖尾水是否有直排现象,还有我们通过标准化池塘的改造和尾水净化示范工程的建设,来引领全区推广我们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