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地产春茶开采
品质好价格俏 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价格最俏的。这两天,雪堰费巷茶果场开启了春茶的采摘季,采摘期较去年略微提前,产量有所增长,而价格与往年持平。 记者
刘熙:春风绿江南,茶场处处香,这里是雪堰镇费巷茶场,在我身后,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采摘最新鲜的嫩叶,制作成具有雪堰特色的明前茶供给市场,也让消费者通过这份茶叶品尝到春天的气息 早晨6点,费巷茶果场的70多名采茶工就来到茶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明前茶需采摘独芽,也就是最顶端的一芽一叶,一般4斤青叶才能制作1斤干茶。物以稀为贵,最早的太湖翠竹售价维持在每千克3000元,清明前一周采摘的白茶在每千克1200元左右。 费巷茶果场采茶工
张侠:就是注意一个不要采带梗的就好了,一芽一叶,品相就是要完整一点,不要采碎,完整一点就好了 费巷茶果场是武进最早的茶果场,茶树面积320亩,在原有“小叶种”的基础上,近年来不断扩大“乌牛早、迎霜、龙井43、白茶”等优质品种。今年,给力的天气让本地绿茶的上市时间略微提前,产量也将有一定增长。 费巷茶果场总经理
殷达平:去年是3月18日开始采的,今年是3月15日,还有一个产量,今年气候比较好,没有霜冻,去年的话第一天开采,15斤左右,今年第一天采茶,就有53斤干茶了
现代工艺塑造好品质
擦亮武进地产茶金字招牌 上等明前茶外观碧绿,有清新爽口之感,除了要有好品种,炒制也是关键。随着技术的进步,炒茶有了机器的帮助,精确的控温和翻炒,助推了优良品质的形成,为市场开拓打下了基础。 下午1点,费巷茶果场的炒茶车间里茶香四溢,3名炒茶工正在加工上午刚摘的茶叶。明前茶的制作大致需要冷却、杀青、炒茶、干燥等环节,工艺的提升让机器取代了大部分人工,尤其是两遍炒茶,实现了精确控温、揉捻定型。 费巷茶果场技术员
姚芳:在里面炒5分钟,然后倒出来晾一下,第二遍也是5分钟,第一遍的温度是120℃,第二遍的温度是110℃,要手去摸一下,有点干了,再把压棍放下去 依托独特的丘陵地带,雪堰镇的茶叶成为了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该镇大力推动各大茶场在茶叶质量、茶叶品牌上下功夫,打造了阳湖新月、太湖翠竹、太湖超特等中高档品牌,在长三角亮出了武进地产茶的金字招牌。 费巷茶果场总经理
殷达平:基本上(销往)江浙沪吧,还有苏锡常,特别是东北沈阳,那边销量也比较大,今年的话(预计)4000公斤,销售在300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