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走进非遗》马杭木雕传承人马腊妹:以木为伴 雕刻人生

时间:2019-03-26 10:55:18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不同的人眼里,一块平淡无奇的木头,可以是炉子里的柴火,可以是搭建房屋的材料,更可以是正待雕琢的艺术品。今天,让我们走近武进非遗—马杭木雕传承人马腊妹,聆听她与“木头”结缘40年的雕刻时光。
工作室里,马腊妹正在赶制一位上海顾客定制的黄花梨钱袋。蝙蝠、如意、金蟾等元素在她的手中一一呈现。操作台上,凿子、平刀、圆刀等几十件雕刻工具一字排开。
马杭木雕传承人 马腊妹:这个小凿子用来做什么呢?就是用来做字,就是那种小方章里面的小线条,大的(工具),就是像这样的大的,大平凿,打毛胚的时候用这个。
马腊妹说,木雕,就是在木头上“做减法”,而做好这道“算术题”也大有学问。木雕用料大都是名贵木材,价格不菲。从看到木材的第一眼,到落下雕刻的第一刀,她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原材料利用率最大化。
马杭木雕传承人 马腊妹:拿到这个材料,它这个材料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东西?脑子里面就是有一个设想,然后你按照这个东西在在材料利用率最大化,做出一个工艺品来,
从1975年跟随师傅学习雕花开始,马腊妹系统地学习了雕刻技艺,有着扎实的功底。镂空雕、阴雕、阳雕等技法都运用得炉火纯青。但是马腊妹并不满足于此。她说,每件作品都有它的灵魂,而灵魂所在就是设计,这是由打磨它的匠人所赋予的。
马杭木雕传承人 马腊妹:我们厂里面很规范的,他是设计的人员专门设计,制作的人专门制作,制作的人不会设计画图,画图的人不会制作,所以我做了制作,但是不会画图,所以我想是一个缺憾,一定要把自己从设计到制作全部掌握了,所以我就去学画画了。
三年的国画学习让马腊妹受益匪浅。她雕刻的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自然天成,古朴雅趣。除了与木为伴,如今,马腊妹最享受的时光便是和孙女马沁璐一起作画。她希望潜移默化中将孙女培养成马杭木雕的下一代传承人。
马腊妹的孙女 马沁璐:像葡萄,螃蟹,菊花,桃花。奶奶要我学的。
马杭木雕传承人 马腊妹:中华人民的文保还是需要发扬光大,继续传承,要培养好我的孩子。我希望她有这个传承,慢慢的我会培养她,但是至于她走不走这条路让她自己决定。
到这里,本栏目播出的走进非遗系列也告一段落了。在武进的发展历程中,聪明勤劳的人民造就了形形色色、别致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浅刻、留青竹刻、常州烙画等一系列非遗项目成为武进区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坚信,传统的文化并不会随时间而消失,因为在武进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批工匠,他们将传承的责任与担当根植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