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电视主播互动

武进新闻


《新观察》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文化根脉

时间:2019-06-24 14:28:0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华夏文明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今年六月,我们迎来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在武进的发展历程中,聪明勤劳的人民造就了形形色色、别致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武进区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瑰宝有的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有的还有传人在坚守、在传承,让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与心血的明珠熠熠生辉。关于武进的非遗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今天的《新观察》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武进非遗的前世今生。
王阿姨:杨老板我要磨剪刀了,我要磨一把剪刀。
铁匠 杨大荣:来给我看一看。这也是我几十年前打的了。
王阿姨:就是啊。这样磨一下要多少钱?
铁匠 杨大荣:5块钱。
上午九点,位于湖塘老街的杨大荣剪刀铺里老客人不断。他们大多是街坊邻居,剪刀或者菜刀锈了,就来找他磨一磨。“杨大荣”这个牌子,大家都十分认可。
王阿姨:买了几十年了,都忘了什么时候买的了,钢口磨来磨去质量都很好,他的钢口越磨越快。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而杨大荣干打铁这一行一干就是58年。老式煤炉里的火正旺,杨大荣拿起烧得通红的铁块,叮叮当当敲了起来。虽然今年已经75岁了,但他干起活来,一点都不马虎。
铁匠  杨大荣:因为这个工艺是固定的。因为这个任何一个环节少了就做不好了,一步一步一环一环都扣好,不能差一点点。
红炉、冷排、钻眼、磨胚、开口、装配……一把看似简单的剪刀,却要历经十几道工序淬炼而成。每当完成一把剪刀,杨大荣都要试上一试。
铁匠 杨大荣:(剪开)300层布。
一整天,杨大荣手中的铁锤没有停歇,因为第二天,他要去马杭街上赶早市。
【字幕】清晨6点半,马杭菜场门口。
杨大荣的摊位前生意红火。小剪刀10块一把,最大的25块钱一把,普通菜刀50元一把。光顾他生意的都是老“客户”。
市民 李忠南:有的是送送人,说明我们这个地区有这样东西,是我们的杨大荣同志75岁的老者做出来的,这个很不简单。
市民:他的手艺是好的,一直传承的很好。我们都认识他的杨大荣,我们都相信他的。
打铁这门原始的锻造工艺,起源于五代,已有2000多年历史。锄头、斧头、铁钉、门环……这些看似简洁、质朴、粗犷、稚拙的器具,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今年2月,杨大荣剪刀制作技艺被列入武进区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
市民 李忠南:说明中华民族勤劳自制,他能够75岁还在做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质。
然而,随着工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打铁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门穿越千年的技艺几成绝响。
铁匠 杨大荣:我这个手艺,要像我这样的技术估计也没有了,小年轻也不肯学,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技艺发挥好,也希望我的女婿能继承我的事业。
从杨大荣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他的技艺已经找到了传承人。这种传承的模式较为传统,可以称为家族传承。而这一模式在历史滚滚巨轮前进过程中,容易被淘汰。那么,如何让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呢?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烹饪专业的师生们有着别样心得。
老式的火炉呼呼作响,老师傅袁胜定一边擦拭锅沿,一边试探温度。另一边,烹饪专业的老师严玉华正在教学生们制作麻糕的要点。揉面、搓胚子、配油酥,擀均匀、按馅心、扫水、拍芝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连贯无比。
常州大麻糕市级“非遗”传承人 严玉华:包的时候要顺着捏,像这样捏好以后反过来放下去。放馅料的时候一定要放均匀。
老师学生齐上阵,不一会儿,桌上就铺满了等待烘烤的半成品。接下来,就轮到袁师傅上场了。他要把这些麻糕都放进一百多度的炉子里。
常州大麻糕传承人  袁胜定:这个要稳。一定要看准了位置,把它放进去。
严玉华和袁胜定配合默契,他们都是常州大麻糕 “非遗”传承人方兆兴的徒弟。严玉华还担任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烹饪专业的老师。她说,现在制作常州大麻糕已成为每届烹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次向学生们展示贴炉麻糕这门传统的制作技艺,是让这些未来的“糕点师们”对常州大麻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把传承非遗的情结种进他们心里。
常州大麻糕市级“非遗”传承人 严玉华:我们用最传统的方法贴炉麻糕,这个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触动,麻糕的前世今生他们都知道了,他们如果有意向也可以传承。
目前,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已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单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常州味道的传承人。
学生 郭辉妹:觉得我们的非遗技艺真的很厉害,想要传承下去。我想做一些创新,比如做一些卡通的(麻糕),发扬下去。
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经贸系主任 汤泽民: 10多年下来,我校有数百年烹饪专业毕业生在长武地区,甚至全国各大饭店,星级酒店餐饮行业从事糕点制作,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常州大麻糕,这也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发扬。
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突破局限,创新发展,让常州大麻糕这把传承之火愈燃愈烈。同样,常州竹刻第三代传人徐风本着“共享才能发展”的理念,在西太湖畔开了一间与竹刻有关的博物馆,邀八方来宾共话竹刻之道。
在西太湖徐氏竹木刻博物馆内一楼大厅里,摆放了两张长桌,来自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体验留青竹刻这门技艺。
学生 陈超:是原本的画印上去,然后再用切刀切出来,再去掉(不要的)青皮,留下这些青皮,就是这个图片的样子。
陈超告诉记者,他担任留青竹刻社团的社长。40多名社员经常来徐氏竹木刻博物馆交流切磋,徐风也十分欢迎学生们的到来。他说,传统技艺父传子、子传孙的时代早已过时,“共享”才能让它永葆生命力。
徐氏竹木刻博物馆馆长  徐风:我们这个博物馆的功能,不仅是文化方面的交流,对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的一种普及和推广,还有培训和交流的功能。
学生  陈超:一开始是出于好奇,后来又感觉挺有意思很感兴趣,就慢慢的深入下去。如果能有更深的造诣那会往这方面发展。
在这1100多平米的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欣赏徐氏竹刻创始人、民国时期就享誉沪上的徐素白的作品,它们技法精湛,古朴雅致;也可以看到运用了竹刻与木刻技艺的扇子、茶壶等生活用品。作为第三代传人,徐风将传统技艺融入了寻常生活中,设计了各类文创产品,让“阳春白雪”接上了地气。
徐氏竹木刻博物馆馆长 徐风:把我们这个雕刻工艺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用品当中,就是说能够跟广大的老百姓都能够接触到,了解这个留青竹刻跟红木浅刻,同时也是对我们非遗保护项目的最好的传承。
从杨大荣剪刀制作技艺到常州大麻糕,再到徐氏留青竹刻,我们看到了非遗的传承脉络,也明白传承人们多年来的坚守不易。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逐渐对非遗工作重视起来,武进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
日前,来自武进、南京、张家港三地的非遗项目汇聚武进。武进博物馆广场上,一边小热昏、锡剧、丰乐马灯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好不热闹。另一边,堆花糕团、吹糖人、乱针绣等传统技艺也让市民朋友们大饱眼福。
市民:看到我们常州的乱针绣,是我们常州的一绝。
市民:感觉回到小时候,因为很多表演小时候经常看的,很民间化,挺有意思的。
在武进文化馆烙画公益培训特色班里,学生正在埋头创作。手中的画笔在木板上轻轻描动,留下一道道棕色的画痕。常州烙画已有1600多年历史。2015年底,常州烙画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名录。烙画公益培训特色班的开设,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接触到了烙画技艺。
中国常州烙画武进传承人 张国良:我们烙画的传承人有这个义务,要把烙画传承下去,所以我通过上公益课,想把我们烙画推广给大批的爱好者。
目前我区有1个国家级、7个省级、21个市级和98个区级,共计127个非遗项目。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通过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主题活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并开设剪纸、堆花糕团、烙画、面塑等区内精品项目公益性非遗课程等,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与非遗项目进行亲密接触。下一步,还将让武进非遗“走”出去,在对外交流上做文章、下功夫。
区文化馆副馆长 钱峰:如开展非遗走亲活动,把区内的精品项目和传承人组织起来,到周边地区进行交流,参与全省、全国性的非遗博览会等活动,在开拓传承人眼界,促进项目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武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计划分批次组织中青年传承人到大专院校进行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正规培训,培养一批中坚力量。
千百年来,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更迭,穿越烽火硝烟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珍视、守护、传承的结果。而今天,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保护文化遗产,我们有义不容辞的担当,传承文化根脉,擦亮文化瑰宝,让它们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21011

武进新闻20221010

武进新闻20221009

武进新闻20221008

武进新闻20221007

武进新闻20221006

武进新闻20221005

武进新闻20221004

武进新闻20221003

武进新闻20221002

武进新闻20221001

武进新闻20220930

视频推荐

更多>>

视力筛查进校园 保护孩子“睛”彩

喜迎党的二十大 居民享受“家门口

油价调整迎年内首次“搁浅”

区领导调研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

湟里镇:尽展能拼会赢、乐于奉献的“

小偷拒捕逃跑 警民合力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