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眼下正是新鲜菱角的上市季,在炎炎烈日下,采菱人用他们的忙碌和汗水,收获满满的水乡味道、丰收喜悦。
在横山桥西柳塘的村边上有一处野菱荡,堤岸平平,绿水盈盈。野菱叶柄膨大的海绵质气囊,尽力把菱叶托出水面,莹莹白花点缀其间,嫣然一幅乡村靓丽风景。74岁的刘国英坐在椭圆形的菱桶里,两只手连划几下,一个来回,菱角就盖过了脚丫。他开玩笑说,看似简单熟练的动作,可不是人人都会采的。 采菱人
刘国英 大肚皮的就不好采,那个肚子太大,有的人会采,有的人不会采,今年种了七八亩,平均算算五六块钱一斤,一万多斤,(收益)五万块钱。 经过简单清洗,菱角第一时间被送到路边的摊位上,由刘国英的妻子负责售卖。由于菱角刚上市,数量不多,每斤卖到八块钱,后期大量上市价格才会回落。 刘国英的妻子
孙冬梅 凌晨两点起来摘,摘到五点回去弄一下。六点总归就到这里了,要卖到晚上五点到六点,这里人多车子来往也多,有镇江的、有无锡的、有常州的、有江阴的,这里人很多。 市民
赵玲:因为这个生的菱角比较脆,我的小孩也比较喜欢吃,我们小时候就吃这个菱角一直吃的,因为这个是自己这边种的,也比较放心,也比较新鲜好吃一点。 西柳塘村现有八十余亩野菱荡,由二十余家农户承包,每年能带来五十余万元收入;在种植上,村里也聘请农业专家予以指导,以最生态的菱角,为大家送上一份独特的水乡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