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乡间酿酒忙 酒味飘香年味浓 |
时间:2019-12-20 20:10:58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冬季乡间酿酒忙
酒味飘香年味浓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阖家欢聚,走亲访友,宴席之上,酒都是兴奋的催化剂。早些年,酿酒技艺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掌握,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今掌握酿酒技艺的人已越来越少,而遥观人刘伯兴的酒一做便是42年。 上午八点半,遥观镇大岸塘村,吊酒师傅刘伯兴已经在吊第3坛白酒了,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酒香。由于这户人家要酿1100斤糯米,刘伯兴五点就到了,“装备”是自己用了十几年的吊酒炉,酒料是两个月前就来做好的米酒。只需将米酒充分发酵后,拌入砻糠灰搅拌,再放入蒸桶,上端是盛满冷水的锅子。炉子加热,酒料蒸煮,在锅内形成蒸馏水,通过竹管流入酒坛,即成白酒。这吊酒工序看着简单,其实每一步都需要经验。即使是简单的拌砻糠灰,也有手法的讲究。 【同期声】刘伯兴的儿子
刘胜强:这个要加砻糠灰,拌一下后上蒸锅蒸。下面是酒,上面是糟,一个压蒸汽的作用,二是过滤的作用。看手感,不能干,也不能潮,差不多是半干半潮的感觉。 白酒的酒料是米酒,而米酒要做好也不容易。酒曲质量、酒酿比重、缸的大小、天气温度,这些都决定了酒的质量。吊酒40多年,刘伯兴有着丰富的经验, 控制好火候,一小时蒸馏一坛子白酒。 【同期声】乡间吊酒师
刘伯兴:不会烧火是不会吊酒的,一定要火烧好,差一点锅里要出问题的,要不成酒的,火小了就不上酒。木桶现在找不到箍桶匠了,很难找了,不锈钢不漏气。 酿酒是辛苦活,需要体力,更要常年风吹日晒。刘伯兴的手艺是跟着岳父学的,28岁开始酿酒,多的时候一年要酿10万斤粮食,今年本想退休,但打电话来的老顾客实在多,在儿子的帮助下又酿了3万斤粮食。 【同期声】乡间吊酒师
刘伯兴:一般要放到两年三年,最好五年六年,度数要吊的高,度数要到55度,度数低了,酒浮了之后,上口不行的。
我不会喝酒(记者:你不会喝酒怎么尝度数?)那就靠经验了。
武进人习惯喝自己酿制的酒,并用它待客或送礼。酒的口感和度数可以根据主人的口味在吊烧过程中进行一些调整,老顾客刘建华喝刘伯兴的酒几十年了,每天都要喝上三四两,过过瘾。 【同期声】遥观镇居民
刘建华:选含淀粉量高的米,做出来的酒吃口不一样的,晚米做的酒淡水气的。糯米做出来的有柔韧性的。他做出来的酒柔润不烧口的,吃口蛮好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