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贵如金,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价格最俏的。去冬今春,气温偏高,这让雪堰镇的费巷茶果场早早开启了春茶采摘季,产量、价格均与往年持平。 【现场】记者
刘熙 春风化雨明前茶,都是我辈山上摘,这里是费巷茶果场,在我身后,工人们正在采摘第一批春茶,因为前期气温较高,今年春茶的采摘时间要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早晨6点,费巷茶果场的一亩亩茶陇上,采茶工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明前茶需采摘独芽,也就是最顶端的一芽一叶,一般4斤青叶才能制作1斤干茶,典型的物以稀为贵。 采茶工
殷玉华 看好茶叶,有嫩芽就采,连带着叶芯,基本上要眼快手快。 费巷茶果场是武进最早的茶果场,茶树面积300余亩,近年来,乌牛早、迎霜、龙井43等优质品种不断“扩容”。其中,乌牛早种植面积为80亩,正常可制作1000斤、每斤1500元左右的太湖翠竹,比普通明前茶要更早上市。 费巷茶果场总经理
殷达平 正常的话要比别人早15到20天,(制作)1000斤左右太湖翠竹,高档茶叶,今年产量的话,肯定不会比去年差,但是市场行情的话,今年受疫情影响,要差好多。
春茶面临“茶工荒”
满山好茶无人摘 往年过完春节,费巷茶果场就会联系连云港的采茶经纪人,讲好待遇、约好时间,招聘100多名采茶工。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交通管控,工人迟迟未能敲定,这两天只能靠本地的30多名采茶工支撑着。 费巷茶果场技术员
姚芳 现在用工都是本地的,工作时间么她们一天8个小时,叫她们要早上班晚下班。 再过一周,漫山遍野的茶树将彻底吐露新芽,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工,费巷茶果场将面临好茶无人采、质量规格难把控的窘境。现在,殷达平最大的希望,就是疫情的拐点早日到来。 费巷茶果场总经理
殷达平 本地的话,本来可以出来的采茶的,都在家里带小孩,小孩都在家里没上学我现在也只能等,看看情况,再过几天,如果(连云港)那边能放宽一点的话,能出来么最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