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新闻


《新观察》武进:从“一粒良种”到“一碗好饭”

时间:2024-11-04 10:35:39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种子是关键。在近期落幕的上海·长三角粳稻新优品种展示大会上,2024长三角粳稻新优品种的10个金奖品种发布。其中,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武香粳6622”“沪软玉1号”获评金奖。从一个地方研究所到全国知名的水稻育种基地,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用三代人的接力,十年磨一剑,将丰收的图景写在武进的大地上。来看今天的《新观察》。
眼下,正值水稻丰收季,尽管连日阴雨,但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百亩试验田里,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顶着草帽,穿着雨靴,小心翼翼地进入试验田,仔细观察着试验水稻的生长情况。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农艺师 高海林:我们现在正在水稻田里面进行高世代的选种,后期的话,我们会在室内进行查米质,然后查好之后,会进行留样,12月初带往海南进行“南繁”。
武进的水稻种源产业历史悠久,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武进县种子站,繁育良种。2009年,原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整合成立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此后,一代代育种人前赴后继、埋头苦干,现已有100多个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数量稳步增长,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表彰10余项,其中,武运粳23号成为近几年苏南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武运粳24号、2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最新培育的高端优质软米新品种香软玉系列,香软弹滑,口感极佳,好评如潮。
在湟里镇河南村的常州市稻衡家庭农场内,饱满的稻穗层层叠叠,铺满田野,4台轰鸣的收割机在金色稻浪中驰骋,经过脱粒等工序后,稻谷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一旁的运输车上。
常州市稻衡家庭农场负责人 陈晓飞:今年种植的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研发的软玉7276品种,今年的这个品种种植下来,尤其是今年的(贝碧嘉)台风。看出了这个水稻的品种,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挺好,今年大概预计产量在每亩在1200斤左右。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种科研1室主任 宋学堂: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达80多个,4个品种在本世纪初,跻身全国十大常规水稻品种,累计推广应用4.3亿多亩次,增产稻谷13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20多亿元。
为了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每年11月,武进所的育种人就像候鸟一样飞往海南育种,4月末,收完一季稻子,他们再飞回武进育种。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育种人的南繁岁月超过了半个世纪。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 徐玉峰:在那边,可以一年连续育3到4季水稻。然后我们在本地繁育一代,然后利用海南的温光条件,在海南再繁育一代,来缩短我们的育种周期。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种科研1室主任 宋学堂:水稻育种是以“年”为单位的。进秧田,播稻种,移栽秧苗,配组杂交,选良种,要经历7-8轮,才能培育出一个优异稳定的品种,在南繁的“加速”下,也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此后就要“赶考”。从培育到生产,至少也要经过7、8年的时间。
由于育种工作的长期性,决定了制定育种目标时要有前瞻性。早在本世纪初,武进所良种繁育创新团队就把育种目标从好种、高产向提升品质转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武运粳30号高产广适、食味优良,获得第四届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评比一等奖;“皖垦粳11036”粒形修长、饱满油亮、色泽清透、口感软糯,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武育粳919产量高、米质优、口感好,被评为国标一级米,2023年获江苏省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推介证书。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还长期保持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单位的联系合作,努力实现产量型向优质效益型和特色型转变。当前,武进所开始升级现代化种业创新平台,将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农艺师 李明友:中科院遗传所和武进水稻所合作选育的新品系“武科粳1401”,该品系节约氮肥20%,仍能取得700公斤以上的高产,为水稻生态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品种支持。
小小的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育种的关键是培养人才。如今,武进所有1名博士、10名硕士,与高校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与上游科研单位合作,引进分子育种技术,在实验田里大量实践,历时多年,最终选育出江苏省第一批具有条纹叶枯病抗性的武运粳21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 徐玉峰:从老一辈育种专家到新一辈中生代成员,一个拥有5名推广研究员、6名高级农艺师的江苏省农业科研创新团队正逐步形成,3个育种组齐头并进,正将育种大旗扛起来、传下去,稳稳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当前,武进正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种源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武进新闻

更多>>

武进新闻20241218

武进新闻20241217

武进新闻20241216

武进新闻20241215

武进新闻20241214

武进新闻20241213

武进新闻20241212

武进新闻20241211

武进新闻20241210

武进新闻20241209

武进新闻20241208

武进新闻20241207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