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新思想 听吾说”理论直播间》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聚焦“十个吾优”民生名片,来看第五集《吾优所扶 暖心纾困》
地点:嘉泽镇嘉泽村委凤凰村6号
嘉泽镇领导来到村民陈小琴家中 询问近期身体状况
“小琴,最近身体怎么样啊?”“现在天热起来了,多在室内待待,少去室外……”
采访陈小琴:多亏了政府对我的救助,让我享受到大病补助,生活也有了保障……
宣讲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唯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守住人民的心。
本期《“新思想·听吾说”理论直播间》聚焦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让民生答卷有温度、更有力度。
出片头
宣讲人: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救助,我区出台了多项政策“组合拳”,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
实施慈善大病保险救助项目,支出保费8792.36万元,为2.28万人次送去关爱;对60周岁以上意外伤害保险参保老年提供补贴,为60周岁以下符合条件参保人员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双癌家庭、白血病人均得到救助……摸清因病致贫人口的“底子”,开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方子”,越来越多老百姓“沐浴”在惠民政策的春风里。
宣讲地:医院
宣讲人:“高品质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的关键词。多年来,我区民生改善迈出坚实步伐。城乡低保标准连续15年上涨,2023年发放低保资金1450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00户,1500人;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由450元/月提高至490元/月;构建“1+1+N”工作机制,打造了幸福养老
“武进样本”……
一张张幸福剪影,构成一幅不断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图景。
采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民生实事还将怎么做
湟里镇后坊村小任家中
宣讲人:一老一幼总关情,呵护好“一老一幼”,“兜”住最困难群体,增进最广大群众民生福祉,需要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要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当作“任务清单”,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针对“一幼”,我区持续做好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提标工作,2023年发放困境儿童保障资金400万元,为全区6—16周岁困境青少年建设了70间“梦想小屋”。
采访团区委工作人员:这是湟里镇后坊村小任同学的房间,就在去年,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屋”。可以看到,改造后的小屋内,书桌、床、衣柜、空调等一应俱全。
宣讲人:保民生,兜底线,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也是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出2024年常有众扶·吾优所扶项目)
为60周岁以上意外伤害保险参保老年提供慈善补贴
为 60周岁以下符合条件参保人员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对50户双癌家庭、20名白血病人进行救助
为0至6岁儿童开展残疾筛查为4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对全区生活不能自理的精神、智力残疾人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实行托养助浴服务
建设“梦想小屋”20 间
宣讲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各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望武进民生发展画卷,越来越多老百姓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