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当前,武进科技招商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不仅着眼当下产业升级,更立足长远,布局未来赛道,通过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平台,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优质科创项目,让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武进正以具身智能为突破口,加速人工智能从虚拟算法向实体智能的跨越。 不久前,“向新·向未来”武进区创新创业邀请赛(具身智能专场)决赛落下帷幕。东南大学博士生魏潇团队带着“智触未来-超仿生触觉具身智能电子皮肤”项目完成路演。 智触未来-超仿生触觉具身智能电子皮肤项目负责人
魏潇:电子皮肤顾名思义就是给机器人覆一层像人体皮肤一样的,它具有触觉感知功能,比方说压力、温度、湿度这种多模态的,包括三维力传感器。我们计划参加这个比赛肯定有想法(落地)在这儿。 作为全市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和先行区,武进已集聚“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各类机器人4万余台,其中协作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占比超75%,拥有纳博特斯克、安川机器人、钱璟康复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150家。 产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招商吸引力。“向新·向未来”武进区创新创业邀请赛(具身智能专场)决赛现场,11个前沿项目现场签约,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智能基因”。来自常州弘象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AI技术的气象观测软件及设备产业化”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常州弘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骏:因为我们和常州本地的知名企业星星充电是有相应的一些合作,目前已经在支撑他们的一些虚拟电厂相关的业务。 科技招商勾勒产业创新“未来图谱”。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招引178家,超额完成半年度目标;通过“向新·向未来”系列赛事吸引全国各地60多个优质项目参赛,10余个项目成功落地武进,在合成生物、具身智能、新能源等前沿赛道形成多点突破的产业布局。 区科技局副局长
吴淑娜:从前年开始我们就围绕科技招商搭建了一些合作的平台,比如说我们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常州中心和长三角常州创业中心,同时我们也和国经集团我们一些头部的基金合作来扶持相关的项目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