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民普法40周年,也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近年来,我区深挖乡村法治底蕴和法治特色,通过打造普法队伍、阵地;创立法治品牌等举措,持续营造浓厚的乡村法治氛围,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基层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调解是乡亲们的连心锁。在雪堰镇,有一名“法律明白人”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土地“老娘舅”,他就是谢雪明。自1979年起,他在基层多岗位历练,期间通过专业考试,成为了一名农村土地仲裁员,至今已成功调处了千余起土地纠纷。阖闾城村村民马常琛的母亲和邻居因为土地纠纷争吵了十多年,谢雪明介入后,结合法律条文耐心跟双方解释,不出半个月,就协调出了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雪堰镇阖闾城村村民
马常琛:他办事情特别踏实、懂法律,通过他的调解,后来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妈妈也是非常激动,我们真的非常感谢他。 化解群众矛盾并非易事,农村土地纠纷更是牵涉历史问题和利益纠葛,往往事实错综复杂。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谢雪明自己总结了解开农村土地纠纷“千千结”的三大法宝:依法调解、深入调研、倾听民生。他认为,调解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解纷数量,更重要的是“案结事了”。因此,他总是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各方意见,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 法律明白人
谢雪明:他就算骂你,也让他骂几句,先把他情绪稳下来。脾气躁的人,好对付,就怕有的人,他说话说得很少,他要钻你的牛角尖的。这种情况你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关键是证据。 为了做到更科学、专业地调解农村纠纷,谢雪明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他坚信“脚底板下出真相”,通过细致调查摸清矛盾根源,还原历史事实。如今,雪堰镇综治中心内还专门为谢雪明打造了一间“老谢调解室”,成为了辖区内群众信赖的解纷好去处。 法律明白人
谢雪明:来的人,你讲出话来,我就知道你有理没理。既然派我做这项工作,首先自己要学法、懂法,要宣传法。来的人不是不懂法,他懂一点法,但是他不完整,(所以)你要把它完整地解释清楚。 雪堰镇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宋佳:今年以来,(镇综治中心)共接待上访群众89批次182人,镇、村共调解各类纠纷562起,办结率100%。 想要真正做好基层矛调工作,光靠个人力量还不够,深化普法同样重要。在湟里镇葛庄村,村民人人懂法、人人讲法。作为“全国文明村镇”,法治建设也是葛庄村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的有力保障之一。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葛庄村运用本村“威风锣鼓队”传统特色,融入法治元素,将其打造成“击鼓议事”援法议事品牌,通过组建“击鼓队”、搭建“击鼓议事”村民说事平台、打造“击鼓议事室”、开设“法润民生微信群”等,努力实现村民事村民说村民议、村民定。 湟里镇葛庄村村民
蒋泉海:经过普法教育之后,提高了老百姓的法律知识,懂法就不会犯法了。 除了“击鼓议事”外,葛庄村还深度挖掘红色法治资源,多元化、多角度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在葛庄村网格主题公园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律援助联络点等,“三官一律”入驻其内,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并开设“法治夜市”、“法治平安夜”、民法典宣讲、阳湖有好市等各类法宣文体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湟里镇葛庄村党总支副书记
徐卫平:近三年来,议事室调解了辐射的15个自然村各类纠纷总共130多起,线上线下开展法律门诊56
次。下一步,我们将凝聚众力,推动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精神更好地在乡村落地生根。 聚资源,强阵地。全区首个平安联创服务站于近日在洛阳镇建成。服务站内特别设置了“明星法官工作室”,通过法官、律师定期坐镇,对涉及劳动纠纷、农村土地纠纷、医疗纠纷等在内的各类矛盾问题就近反映和处理,实现专家参与下的更优化解。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洛阳镇洛东社区居民
王芳:(以前)很少用法律武器,(现在)法律走进我们普通的民众了,就近就能咨询到律师、法官了,与我们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武进区人民法院高新法庭法官助理
尹辉:通过我们的普法宣传,能够提升乡镇群众的法律意识,从而助力乡镇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对维护乡镇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服务站还集警务屯兵、网格服务、爱心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为一体,针对该区域有人口众多、人员密集、商户集聚的特点,实现条线协同下的更优融合,打造洛阳镇洛东片区“警网、警医、警校、警商”服务防控中心。并利用服务站这个平台,进一步优化积分制度,探索建立“义警”“义务网格员”队伍,通过树典型、显身份、赋荣誉、给奖励的手段,激发户外劳动者、商户,甚至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激发自治后的更优模式。 洛阳镇平安联创服务站负责人
许建东:我们力争将服务站打造成警情先期处置的前沿哨点,同时我们作为部门协同的中枢桥梁和温情服务的民生驿站,(将)构建成一个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的多方位服务体系。 “八五”普法规划的实施,为我区乡村法治建设按下了“加速键”。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正在化为村民自觉的行动,为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铺就最坚实的法治底色,让和谐安宁在乡村蔚然成风。 武进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
王煜: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坚决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战。下阶段,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多谋划提高普法实效的“新点子”,多探索创新普法举措的“新路子”,为“九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实施,谋好篇、开好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