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强在销量上的你追我赶,使得包括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和沃尔沃等二线豪华车品牌的日子愈发难过。
从1月到6月,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全国各地的气温一样直线上升,并最终随着天气的“烧烤模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奥迪、宝马和奔驰(ABB)通过全价值链的国产化和新产品攻势,已经占据了豪华车超过75%的市场份额,并在被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中国市场继续攻城略地,甚至不惜放下姿态打起了“价格战”。
德系三强在销量上的你追我赶,使得包括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和沃尔沃等二线豪华车品牌的日子愈发难过。
ABB吹响“价格战”号角
6月京城骄阳似火,空气放佛凝固了一般,没有一丝风,清河汽车城的马路上不时驶过三五辆车,但宝马4S店中却没有想象中的冷清,非工作日里依旧有20多人在看车,只不过偌大的店将人稀释了。
“我正想换车,听说宝马又降价了,所以来看看。”在展厅中驻足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预算是30万元左右,“我6年前买车的时候,20多万只能买到大众和丰田,但现在再加点钱就可以把宝马开回家了。”
事实上,随着ABB国产化的进程,从2014年开始,一向高高在上的豪华车就开始放下姿态抢占市场,到了2016年年中,这样的态势愈演愈烈。“汽车市场在6月进入淡季,但厂家为了冲击年中销量,一般会进行压库,经销商库存压力将有所加大。”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透露,根据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5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1%,环比下降6.9个百分点,这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该指数的最低值。“从经销商反馈得知,今年春节以来,整个市场呈现出‘不促不销’的局面,如若没有促销,较难实现销售。”
这就使得经销商进入一个死胡同——不促不销,不销就得多促。为了能让自己在高温的天气中不着急上火,降价这个“杀手锏”被一用再用。在对比价格后记者发现,由于处于产品线周期末端,奥迪A4L等部分热销车型的降幅接近30%;宝马3系和5系等车型的降幅也在20%左右;奔驰因为基本都是刚刚换代的产品,因此降幅相对较小,但部分车型也能达到9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