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汽车,人们就一直将“自动驾驶”设为终级目标。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向着这一终级目标不断迈进。然而,一切进步都并非一帆风顺。5月7日,一辆Model S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上,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与一辆垂直方向开来的拖拉机挂车发生相撞,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全球汽车业对自动驾驶的新讨论。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分别推出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标准大致相同略有出入,以SAE为主推出的自动驾驶标准,正成为当下诸多汽车企业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标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久前也对智能网联汽车做出了定义,“汽车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加快提升产品质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所设想的效益感到欢欣鼓舞,但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及网络安全心怀顾虑;政策制定者对其理论上的社会效益喜闻乐见,但对普及的事项安排各持己见,并仍对该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实际效益疑虑重重;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则是自动驾驶的“反对者”。
特斯拉的这场意外,会给自动驾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吗?中国的自主品牌在自动驾驶领域进展如何?自动驾驶的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多远?本期专题将一一为您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