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提高新能源车企门槛

时间:2016-08-16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阳湖网

 W020160816293209947871.jpg

    得益于各种利好政策的涌现,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可谓风生水起,各种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近日工信部拟提高新能源车企准入门槛的消息无疑给蠢蠢欲动的企业增加了难度。8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在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强化新能源产品安全监控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准入门槛。

    根据《意见稿》,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此同时,工信部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状态监控平台,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直至汽车停止使用或报废。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全生产周期的安全监控是对汽车企业的重要约束,使其对产品品质管理更为重视”,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指出,这个政策还可以控制产品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有利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循环。

  让已经进入或者即将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最为关注的规定是,工信部要求新能源车企具备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和匹配能力。而此前车企只需要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即可。

  这意味着,控制系统将成为新能源车企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上,为了获取高额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有些新能源车企匆忙上马新能源产品,不少车企都不具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能力。对于中小新能源车企,庞大的研发费用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即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互联网车企,要从零开始搭建完整的研发体系也并非易事。

  而对于集团企业的一大利好是,《意见稿》指出,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可共用集团的部分能力,但应当符合《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这也意味着,在开发、生产以及售后等环节,下属企业在达到《准入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集团的资源。无疑,那些拥有集团背景的新能源车企将更具优势。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将更加激烈,行业整合也将在所难免。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