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进口汽车发动机核心技术小解析

时间:2016-09-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阳湖网

W020160922465717736332.jpg

    汽车的核心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得到不断提升。其中,内燃机技术的演进让车辆的油耗更低,动力更强。因此,大众汽车的工程师们不断地推陈出新,通过采用集成式排气歧管、双喷射系统等一系列发动机先进科技以提升车辆性能。这些为消费者们带来更多实惠和便捷。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但能量的形式可以互相转换。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燃料燃烧时的热能转化为推动车辆前进的机械能。但这两种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能量损失。因此如何提高能量转换率是发动机研发领域的一大关键。
为此,大众汽车的工程师们通过逐一提高发动机进气—燃油喷射—排气—涡轮增压的做工过程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并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大众进口汽车在售车型的发动机覆盖了1.2 TSI、1.4 TSI到2.0 TSI、3.0 TSI等排量,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其中,运用在蔚揽旅行轿车、新夏朗和甲壳虫车型上的1.4 TSI与2.0 TSI两款发动机的技术最具代表性。

  充分利用每一滴燃油 双燃油喷射系统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喷射进燃烧室内的燃油量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燃油双喷射技术也由此应运而生,大众进口汽车所引入的来自全新EA211平台的1.4 TSI发动机,以及来自第三代EA888平台的2.0 TSI发动机,均采用缸内直喷与歧管喷射相结合的技术,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工况,采取合适的喷射模式,相辅相成。采用“高低搭配”的燃油喷射组合,可有效减少部分负荷范围下的油耗、提升燃烧效率,充分利用每一滴燃油,有效减少积碳等特点。
提升热效率 集成式排气歧管

  在燃烧过程之后,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废气会轻松达到600摄氏度,并通过排气歧管被输送到下一个机构。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热能,工程师们将排气歧管巧妙地“藏在”了到1.4 TSI与2.0 TSI发动机的汽缸盖里。这样可以利用废气的余温,让发动机升温更快,尤其是在冬天使用车载空调的时候,暖风热效率高、氧传感器更快达到工作温度更环保。同时,集成式排气歧管还有助于提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利用率,降低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区间加速乏力的问题。发动机结构更紧凑,但却能拥有“以小博大”的动力输出。

  强劲动力的象征 全新涡轮增压技术

  “Turbo”(涡轮增压)似乎在车迷们的心中早已成为了强劲动力的代名词。为了令它“名副其实”,大众工程师们也是挖空心思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在涡轮增压器的设计中采用了双流道技术与电控泄压阀装置。双流道,顾名思义,就是将进入涡轮的废气通道一分为二,犹如把一条无标记的公路用白虚线划分出两个车道,使得车辆按道行驶,从而提升行车效率。双流式入口设计使得排气更顺畅,有效减少涡轮迟滞现象,而电控泄压阀则类似于控制车流的交通指示灯,可以实现快速精准的增压压力控制,使得发动机实现低转速高扭矩表现。

  调整呼吸节奏 进排气可变正时 + 排气可变升程

  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燃烧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汽油与空气中氧气的融合度也决定了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影响热能的转化效率。来自第三代EA888平台的2.0 TSI发动机所搭载的这种高效和“智能”的配气技术,令进排气可变正时和排气可变升程技术能够实时调整发动机的“呼吸之道”,根据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或油门踏板的行程深浅来及时改变发动机进气和排气时间和进排气量。相当于人们在跑步的时候,随着步幅和步频的改变调整自己的呼吸。因此,该技术优化了发动机的气体交换过程,显著提升了发动机的响应效率,在降低油耗的同时,令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拥有更充沛的扭矩,在高转速时维持较高的功率,从而提升车辆的加速性能。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