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下旬,有外电报道称,福特与马自达考虑将其在华合资公司分为两个实体,重组与长安汽车组建的合资公司。尽管相关方面作了“澄清”,但还是让长期在中国汽车市场 “跑偏”的马自达,偏偏跑到了台前。
恰好还是在上周,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上市,再一次上演了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拿手好戏——跑偏。
跑偏之一——以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提升长安马自达的企业和渠道品牌形象”。
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上市,长安马自达总经理藤桥稔大谈:“进口Mazda3两厢将提升长安马自达的企业和渠道品牌形象”……
藤桥此话轻而易举地否定了合资企业中外双方的努力,刻意表明国产合资车不如进口车。全球高档品牌如宝马、奔驰等先后在中国生产,都强调全球同一个标准,难道作为一个普通品牌的马自达在中国合资企业另有一套更低标准?
事实上,在长安福特马自达的生产线上,既走下来马自达3三厢车,也走下来远比马自达3更为畅销的福特福克斯(有两厢车,也有三厢车),还走下来高档紧凑型轿车——沃尔沃S40。难道非要借助于日本马自达生产的两厢车才能“提升长安马自达的企业和渠道品牌形象”?
再说,长安福特马自达可以生产高档大中型轿车——沃尔沃S80,而比马自达3高一个级别的马自达6及其换代车型——马自达6睿翼也已经在一汽轿车实现了国产。难道这些国产合资车型就是不如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也必须要靠其“提升形象”?
跑偏之二——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的动力系统,以及相关技术或配置并无新意,有的依然沿用落后技术。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新马自达3两厢车发布后,出人意料的是其底盘技术和1.6升或2.0升动力系统都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将2.0升车型的自动挡变速箱从落后的4AT升级为5AT;而1.6升车型的自动挡变速箱仍采用落后的4AT。
早在10年前,上海大众引进的A0级小车——POLO,就采用当时先进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作为一款比POLO高一个级别(A级),并且肩负“提升长安马自达的企业和渠道品牌形象”重任的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以此“老掉牙”的技术有何颜面应对中国市场的其他合资品牌小车?
在安全配置上,进口新马自达3两厢车仅在2.0升的两款车型上标配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1.6升车型并无此配置。而国产速腾、高尔夫等竞争车型则是全车系标配。那么,马自达在这方面是不是过于吝啬了,吝啬到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
跑偏之三——新马自达3两厢车价格离谱,1.6升和2.0升两款发动机的4个车型,售价竟然高达13.98万-17.58万元。
新马自达3两厢车自恃“进口车”,给自己定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高价,甚至远远高于公认的同级别车型的标杆——第六代高尔夫(11.88万-16.68万元),引来媒体和网友的不满。
上一代进口马自达3两厢车也因为价格过高等原因,被许多消费者放弃,而马自达依然不能汲取教训,继续不屈不挠地“跑偏”,会不会继续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唾弃?
2009年,国产马自达3三厢车销售4.82万辆,虽然和自己比有65%的高速增长,但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可见,马自达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就是这样不断地“跑偏”。如果说农历牛年春晚,“跑偏”的小沈阳因为穿着苏格兰七分裤的一条腿而娱乐了数亿电视观众,那么,马自达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跑偏”,最多只能娱乐一下汽车界同仁。
既然常常“跑偏”,马自达就难以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也就将不断地被边缘化而不能成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