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年初,在中国市场极尽所能“搞事情”的三家日系高档车,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之和只有159802辆,约占整个市场的千分之五;在高档车市场的占比仅为百分之七;占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家企业集团在华累计销量的百分之四;而大众集团旗下高档车在中国市场销的销量是日系高档车销量的4倍还多……通过几组数据的对比,日系高档车在中国市场“不受待见”的尴尬尽显无遗。
昨天,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转发了《Q50L甲醛超标 英菲尼迪不管了?》的报道,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加上几天前中国经济网记者所写的《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 朱江被雷克萨斯卸磨杀驴?》等,在春节前后,因跌宕起伏的人事变动,喋喋不休的召回公告,一反常态地发布业绩,让几个日系高档车品牌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那么,在中国高档车市场分别处于二三四线地位的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真有辣么“耀眼”么?日系高档车为什么“不受待见”?本土化能否助力日系高档车咸鱼翻生呢?从今天起,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就来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亮眼”的数据难掩“非主流”地位的尴尬
在三大日系高档车品牌当中,雷克萨斯在2016年首次突破十万辆,全年销售109150辆,同比增长25.6%,销量位居日系高档车之首;2016年,增幅最大的讴歌实现销售9062辆,同比猛增120%;受2016年上半年人事剧烈变动影响的英菲尼迪,全年累计销售41590辆,同比增长3%。
由于国内高档车市场品牌众多,水平参差不齐,根据产业惯例,中国经济网记者按每年销量的多寡,以50万辆、10万辆、5万辆和1万辆等4个档次划分。2016年,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分别销售59万辆、51万辆和49万辆,因而处在一线品牌地位;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分别销售10.9万辆、4.2万辆和0.9万辆,只能对应二、三、四线品牌地位。
在火爆多年的中国车市衬托下,日系高档车高调传播的所谓“亮眼”销量更显得十分尴尬。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6年,国产汽车销售2802.8万辆,同比增长13.7%;全年进口汽车100多万辆,两者之和为2900多万辆。上述三家日系高档车的销量之和只有159802辆,约占整个市场的千分之五。
即使是在高档车市场上,日系高档车所占份额也十分不堪。根据12家高档车品牌公布的销量,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出高档车品牌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为2186501辆;而三家日系品牌高档车的销量占比仅为百分之七。
换一种更直白的比较,日系高档车三家在华销量之和,大约只相当于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四分之一。显然,这样的销量与高档车一线品牌或称“主流”的差距已有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