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空出世、高调开局的上汽奥迪合资项目,在遭到部分舆论的口诛笔伐后,尤其是一汽奥迪现有经销商投资人的联合抵制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上海人理解的“生意终究是生意”,翻译成长春话就是“你说是生意就只是生意了吗?这全是政治!”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强化供给侧改革的当下,一汽-大众及奥迪项目在华发展是否顺利,将直接关系到长春市乃至整个吉林省的GDP和整个东三省经济复苏大局,这样的政治影响力很显然被只顾谈生意的上海人忽略了。
《车壹条》从多个渠道获悉,为了给筹备中的上汽奥迪架桥铺路,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力亲为,近期已就上汽奥迪合资思路和未来创新商业模式,定点“约谈”了部分上汽投资人,这部分经销商投资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同时也投资建设了一汽-大众奥迪品牌4S店。
据前线进退两难的经销商(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请各位看官自行脑补歌神张学友的《左右为难》)反馈,陈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游说”经销商,希望他们在上汽奥迪项目筹备期间多给与理解和支持。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被约谈的大多数经销商在是否支持上汽奥迪合资项目上并未“立即表态”。而在另一边厢,一汽-大众奥迪则与刚组建的奥迪品牌经销商联会“打得火热”。
两个未经证实的传闻是:第一,在2月16日那场备受关注的经销商大会的投票环节,采用“不同意的请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然后“全票通过”;第二,目前经销商仍然还没有签订全年任务,据说这与奥迪AG对于此次《三亚声明》的表态直接挂钩,也就是说,如果奥迪AG没有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一声明,经销商任务签约遥遥无期。
为了阻击上汽奥迪,一汽-大众奥迪已经联手经销商启动“毒丸计划”——不给经销商压库,不与经销商签订年度销售任务,默许经销商调高终端市场成交价,坐视销量暴跌并最终让奥迪连续几个月失守中国豪华车销量冠军。长春知道,要让英戈尔施塔特“肉疼”,必须先从从一场声势浩大的内耗开始。
“上汽奥迪”命悬一线,奥迪被一汽掐住咽喉
目前就断言,上汽奥迪铁定要黄了,恐怕言之过早。但在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投资人强烈反弹,在部分舆论持续道德谴责的大环境下,该如何继续推演下去,对于上海和英戈尔施塔特的确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不得不说,曾经踌躇满志和雄心勃勃的上汽,显然低估了反对力量有如此强大。
今年2月16日,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联会成立并发布《三亚声明》,其中亮点是:经销商希望,在2020年完成百万辆之后,奥迪再考虑(与上汽)启动合资的事情。声明中提到,过去三年因过度发展经销商网络和产品竞争力下降,造成经销商亏损280亿元(听听就得了,但数字的确吓人)。
2月17日,一汽-大众奥迪召开新闻年会,一汽-大众董事、总经理张丕杰首度公开回应对于上汽奥迪合资和《三亚声明》的看法,他说:“汽车行业已经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这是大家共识,这一声明是他们对自身长远利益的保护。”在壹条君看来,这不仅是默许更是纵容啊,言下之意,兄弟们接着搞,搞的越大越不好收场才越好呢!
吃瓜群众看到没,一汽-大众奥迪和奥迪经销商投资人,事实上已经形成互动默契的利益共同体。如果没有上汽奥迪项目的高调杀出和横空出世,如果没有陈虹高调表态“(与奥迪)合资计划不受影响”,也许奥迪经销商联会的《三亚声明》写的就是另外一番内容,比如:强烈要求一汽-大众奥迪停止对经销商压库,不能为了力保销量冠军牺牲经销商盈利……
这下好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奥迪和上汽高调“秀恩爱”给原本因经营亏损早已愤懑不已的奥迪经销商投资人,送来了更好的借题发挥的素材。而看到有机可乘的一汽-大众奥迪,赶紧切换到“团结模式”,开动强大的统一战线:来来来,兄弟们,咱们先跟德国奥迪干一仗,赢了论功行赏!
于是,在1月份中国区销量上,奥迪经销商给了英戈尔施塔特一个“下马威”。而且,这种方式还是“自取其辱”——截止到2月17日奥迪召开2017品牌新闻年会,一汽-大众奥迪迟迟没有公布奥迪上个月在华销量数据,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极不正常的。无奈之下,奥迪只得在其随后公布的全球销量业绩中“自曝家丑”。
媒体援引奥迪AG发布的全球销量数据称,今年1月份,奥迪在华销量(终端交付量)骤降到3.52万辆,同比降幅达35%,由此带动全球业绩下挫13.5%。在全球市场,奥迪已经被奔驰和宝马以巨大领先优势超越,而在号称第二故乡的中国,居然也引擎失速——1月份奥迪在华销量就同时被宝马和奔驰赶超,这也是过去29年来从未有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