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经过国家质检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备案,就率先宣布将启动召回计划,东风本田成为了中国汽车实施召回制度以来,打破行业惯例的第一家。在敏感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不得不说,胆大和任性如东风本田的,中国汽车圈前无古人,后恐怕也必定是无来者。
不备案就召回,完全无视『总局』?
今日下午(2月12日),东风本田官方正式公布了关于1.5T发动机机油液位升高的最终解决方案。东风本田宣布,为了减少机油增多,进行ECU升级(准备实施召回,CR-V二月末、CIVIC三月初);机油尺的刻度线修正,上线下线不变更,增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修订用户手册。
东风本田方面表示,ECU升级能够实现燃油喷射时机的修正,加快ENG启动后既有温度升高速度,实施点火时间ENG转数的修正,抑制机油液压位增加量,同时,促使混入的汽油成分尽快发挥并再次燃烧。这是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介入调查后,东风本田对“机油门”事件的一次最为详细的技术解决方案。
如果要用三个字来形容东风本田官方对全新一代CR-V机油增多问题的态度,那就是“没毛病”,这和东风本田前面两次的官方回应如出一辙。正所谓,煮熟的鸭子嘴硬,东风本田在不承认自身产品存在缺陷的同时,却又给自己单方面宣布的召回行动狠狠的打脸,也难怪有媒体质疑:你都不承认缺陷,干吗要召回?
难不成,这是在暗暗的向外界诉苦:即将启动的召回计划(我本,总局大人可迄今尚未备案你的召回方案和计划啊),完全是迫于总局启动的产品缺陷调查的压力所致。这不等于说我们的相关主管部门在利用监管权限“逼良为娼”吗?更何况,在总局宣布启动对全新一代CR-V启动缺陷调查仅三天,东本就单方面宣布召回计划,还打死不承认产品存缺陷,这是要做甚?
总局尚未定论,东本先来『搅局』
2月9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启动对东风本田CR-V车型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的缺陷调查。
质检总局称,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于近期收到了大量消费者提交的关于东风本田思威(CR-V)车型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的缺陷报告,并监测到了大量媒体关于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质检总局执法司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该问题启动缺陷调查。
质检总局称,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已开展了部分用户回访和信息核实、初步技术分析和专家技术会商、生产企业技术问询和初步评估,以及组织地方分中心开展部分现场技术勘察等工作。如调查发现产品存在批次性安全隐患,质检总局将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要求,督促生产企业切实履行产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召回义务,有效解决车主抱怨。
这似乎是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第二次正式对汽车产品启动调查,在此之前,被国家质检总局如此“高规格对待”的是大众汽车双离合事件。
汽车产品出现设计缺陷或问题实施召回,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并不算新鲜事,怪就怪在在“机油门”事件发生之后,东风本田的种种试图遮掩的做法终于把事态搞得越来越大。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不断有消费者向东风本田的4S店以及该企业本部反映机油的问题,但东风本田从客服到相关负责人表现出的态度让消费者无法接受。
在此之前,东风本田曾两度发布官方声明,主要意思是:产品质量不存在问题,机油增多不影响正常使用,相关问题解决方案正在实验验证。但问题是,在总局已经启动产品缺陷调查的情况下,东本仍然在今天的媒体发布会上极力辩解,这等于给总局出了一道难题:我都说“没毛病”了,我都说会召回了,我都说能搞定了,你还能把我怎样?
根据现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召回的前提是产品普遍存在缺陷,即“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壹哥要说,考验总局鉴定权威和专业性的时候到了,媒体和用户更愿意相信,总局接下来发布的调查结果。
忽视用户抱怨,卖得火就能『任性』?
有业内人士评价说,东本的这次召回刷新了中国汽车召回的新纪录——未备案先宣布召回。
而对于全国各地车主此起彼伏的维权行动,东风本田显然也是一副“稳坐钓鱼台”般镇定。这也难怪,之前东风本田车型持续热销,经销商恐怕已经又回到了甲方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东风本田总销量达到72.7万辆,同比增长22%。畅销车型在去年甚至又重现了加价购车、零库存的状态。
这本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但是这种幸福久了就容易忽视对消费者的真心关怀。从去年底开始,吉林、广东等地陆续有东风本田CR-V车主反映,车辆出现了机油增多的情况,还伴有刺鼻的汽油味。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计接到东本“机油”投诉20742起,机油液位超上限发生区域主要以北方寒冷地区为主。以黑龙江为例,1.5TCR-V销售台数达到3356辆,投诉件数达到2594个,投诉率达到77.3%。
接到消费者投诉后,东本4S店的售后人员和客服竟出乎一致地选择回答“车辆没有问题,或许是车主个人驾车习惯所致”。这样的应对话术显然太过“公关”,激起了消费者的不满,事件开始持续发酵。
之后,东风本田方面虽然为此召开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解释“机油液位升高”是因外部气温过低所致,且超过一定刻度对车辆无影响。这一说辞无疑为原本就不平静的消费者内心火上浇油。如果是因外部气温过低,广东的车友表示无法理解;如果说超过一定刻度无影响,那车辆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是拿来闹着玩的?
就这样,一场原本希望平息事态的发布会后,东风本田的“机油门”事件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舆论漩涡,变得越发不可控制。
削足适履,东本的昏招宇宙无敌?
无奈之下,2月初,东风本田发布了一份关于“机油液位升高”的声明。声明中称,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出现“机油液位升高”,东风本田组织技术专家进行了实地、实车的诊断和评估,针对最终解决方案开展的验证性试验正在进行。为了让车主安心用车,让消费者更放心地购车,对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全新一代思威CR-V等车型,将延长发动机保修期至6年或20万公里。
但部分车主同样对此不买账,认为东本的解决方案只是延长了保修期,诚意很不足,投诉量继续上升,终于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重视。
在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信息平台上,以2月9日为例,当天提交的近百条汽车产品缺陷信息登记中,超过40条是关于东风本田思威(CR-V)的。黑龙江一东风本田思威车主表示,现在机油自动升高,“我们91个人基本上一打开全是这种情况,现在想退车。我们找厂家,他们说一种不明的物体进去了。只能这么答复,因为他们也在等上游厂家答复。”
而随着国家质检总局的介入,东风本田解决问题的行动效率明显提高。3天后就拿出了最终解决方案。东风本田称,对全车型投诉的机油增加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机油液位超上限20mm以下的占95%,尚未收到因机油增加导致的发动机损坏的投诉。但问题是,总局调查报告还没出呢?
东风本田在报告中称,当机油超标尺上限31mm时,出现油压波动、PCV通道被堵塞,无法保证发动机技能。从汽油稀释率和机油增加量的关系来看,增加到30mm以内机能保障是没有问题的,而超过21mm时报警灯可能发出提醒。
更让壹哥觉得无力吐槽的是,在打死不承认发动机存缺陷却要单方面宣布启动召回计划的前提下,东风本田宣布还将对机油尺的刻度线进行修正(上限、下限不变更,增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并修订用户手册。这不是掩耳盗铃,削足适履吗?出台这样的奇葩举措,简直跟大众速腾后悬挂衬板“打补丁”一样贻笑大方。
不管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东风本田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ECU升级、实施召回。而这距离接到大量车主投诉已过去了三个月。如果不是国家质检总局表态,东风本田方面会不会在春节前给消费者一个说法?壹哥只知道,原本的忠实粉丝们已经在这场拉锯战式的“机油门”中,对东本的喜爱度一降再降。
神车大众能在双离合事件后依然雄风不减,刚刚尝到“胜利”甜头的本田汽车不知会不会能在“机油门”事件后平稳过渡?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东风本田终端销量为55363辆,环比下滑27.50%。如果东风本田此次未经官方“备案”的召回计划不能根治机油增多问题,还有谁敢继续购买搭载本田1.5T发动机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