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持续蔓延 贸易战到底扎了谁的心

时间:2018-0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阳湖网

W020180724327607180509.png

    就在中美贸易战实质性地打响了“第一枪”后,这一潜在的战火又继续向世界的其他地区蔓延,甚至烧向了美国长期以来的盟友——欧盟、日本、加拿大等。

  此前,美国商务部就汽车进口是否会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展开调查。调查尚未完成,特朗普就威胁将对所有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加收25%的惩罚性关税,此举深深触动了全球汽车产业链上深度融合的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敏感神经。

  在动荡与焦虑中,没有人愿意让贸易战就这样轻易地发生。于是,在过去的一周中,各种天方夜谭的情节飞速组合——一边抱团取暖,一边“嘴炮”不断,一边打小算盘,一边斡旋谈判。围绕着汽车关税的博弈,也进入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不知它将把整个产业引向何方?

  欧盟与日本火速抱团

  据路透社7月17日消息,在中德抱团合作之后,欧盟和日本也迅速抱团。双方近日签订了一份贸易协定,欧盟将取消从日本进口汽车征收的10%的关税和相关相关零部件3%的关税。

  此举,将提振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等日本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并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同时,受益的将只是整车企业,日本电装、爱信精机和捷太格特等零部件供应商也将从中获益。

  一边是特朗普欲强硬加收惩罚性关税,一边是欧盟和日本抱团互为减免关税。这种“美国向东,我们向西”的做法折射出当下全球关系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正疏远欧盟、北约和加拿大等长期伙伴。欧盟和日本双方几近互免贸易关税的做法也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开放区,旨在应对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人们对保护主义的担忧日益加剧,但我希望日本和欧盟能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领导世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则对此评论称:“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即反对保护主义。欧盟和日本将始终对合作敞开大门”。

  欧盟内部意见分裂,赴美谈判前景难测

  一边是与合作伙伴迅速地抱团取暖,另一边则是与特朗普的积极斡旋,欧盟最近可谓为潜在的汽车关税威胁操碎了心。

  7月25日,将迎来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据彭博社报道,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 Claude Juncker)领头的欧盟高级官员代表团赴美与特朗普政府展开谈判,双方将集中探讨是否有可能在未来减少美国对欧盟的汽车关税。

  据熟悉内幕的官员透露,欧盟正在考虑两种可能的谈判方案,而其可能性较高的一种,就是签署所谓的行业复边协议(Plurilateral Sectoral Deal)。根据WTO现有的规则,欧盟无法只针对美国一国降低10%的进口车关税,而一旦降税,则要对所有WTO成员国平等适用。但WTO却允许特定的国家间就某些行业签订“复边协议”,这种协议可由成员国自愿协商签订,只要不违反“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即可在签字国之间生效,且不适用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

  这种协议签署时间较快,不需要经过164个世贸成员国的投票,只需要签署的国家间达成一致即可。这也被认为是解决欧美汽车关税争端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白宫方面的官员私下表示,特朗普对这个解决方案没有兴趣。特朗普认为此前欧美的关税机制并不公平——欧盟对进口美国车征收10%关税,而美国只对进口欧洲车征收2.5%关说。“我们已经重申过,如果谈判不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那我们将会有很多的报复措施。这些措施使美国威力无穷,但我们也并不想轻易使用。”特朗普说。

  容克说他对这次赴美谈判的前景感到“乐观和轻松”,但他也强调欧盟不会被威胁吓倒,“我们将继续对美国对欧盟施加的挑衅采取以牙还牙的姿态回应”。据悉,如果谈判失败,特朗普对欧盟的惩罚性汽车关税生效,那欧盟将对美国的煤炭、医药和化工产品征收高关税,且打击的范围将更广泛。

  虽然欧盟表面态度强硬,但其内部却对此次的谈判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比如汽车工业重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德国,去年向美国的汽车出口量达64万台,其迫切希望此次的赴美谈判能尽快找到解决方案,甚至为了达成和解可以做出一些让步。而相对依赖度较小的法国,则认为美国加征的汽车关税已经板上钉钉,谈判对改变局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美国业界上下集体抵制征税计划

  如果说欧盟在左右为难的斡旋中心力交瘁,那看似稳坐钓鱼台的特朗普政府也并非顺风顺水。就在美国商务部就汽车进口是否会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展开调查及特朗普威胁将对汽车及零部件征收惩罚性关税之时,美国国内爆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潮。业界上下对抵制贸易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此前,通用、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等车企纷纷“上书”美国商务部,对贸易战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生产萎缩、就业减少、投资停滞等风险进行论证。

  而上周四,在美国商务部举行的听证会上,代表了全美汽车产业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各协会出席,并带来了贸易战潜在影响的科学性研究,以说服商务部的调查预设并不成立,同时贸易战对美国来说也有百害而无一利。

  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主席彼得·韦尔奇(Peter Welch)在证词中说:“25%的惩罚性关税将会沉重伤害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而最大的受害者将会是美国的消费者。”

  全球汽车制造商协会(AGA)主席约翰·博泽拉(John Bozzella)则在陈述中指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动机缺乏合理性。“目前,商务部没有提出任何站得住脚的理论来解释进口汽车与美国国家安全之间的必然联系,却急于武断地打破行业贸易的平衡。”

  不仅如此,贸易战的阴霾已经给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带了影响,特别是在汽车工业的重镇——密歇根州的底特律。7月12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中美贸易战扎了密歇根的心》。报道称,过去几年,中国已在密歇根州投资数十亿美元,收购濒临倒闭的工厂,开建新厂,并且创造了超过一万例的就业机会。然而,密歇根州眼中的经济伙伴,却被特朗普视为“经济敌人”。

  “我不认为中国人来这里是为了窃取技术或窃取知识产权”,亨尼格斯汽车公司总裁拉里·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说,“我认为中国企业来这里是为了学习,并非为了学成带回中国,或是抛下北美洲,而是要建立全球化的企业。”

  密歇根是北美地区超过3/4汽车研发项目的所在地。夹在贸易战火中的“北美老汽车工业基地”焦躁而无奈,想要保持其在新兴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就无法脱离对中国等国际市场的依赖,而特朗普政府的举措无异于“倒行逆施”。而这,也成为被撕裂的美国社会的缩影。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