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饮食 改善饮食就能长寿

时间:2017-03-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阳湖网

1-13062Q63G2610.jpg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 马冠生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记者李迪
  《本草纲目》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10个饮食因素与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导致的死亡有关。针对这些因素改善饮食行为、制定卫生政策,能遏制多种慢性病的蔓延。
  国人最难保持健康饮食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1999~2002年、2009~2012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中的统计数据,发现10种食物的摄入习惯与慢病息息相关,包括水果、蔬菜、坚果、全谷物、未加工的红肉、加工肉制品、含糖饮料、多不饱和脂肪酸、来自鱼类的欧米伽-3脂肪酸、钠。2012年美国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共导致70多万美国成年人死亡,分别占72%、18%、10%左右,其中45%由不健康饮食行为造成。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位专家点评说,若能制定政策,对一些人群进行营养干预,不仅会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还可降低不同地区、人群的健康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我国相关研究也发现类似问题。2015年一项涉及10万人的调查显示,心血管健康状态较差者高达3/4,心血管状态中等的人不到1/4,而健康状况理想者仅为千分之二。该研究从行为健康、身体健康两方面评估,其中前者包括不吸烟、体质指数正常、体育锻炼达标、饮食健康,仅有千分之七的人全部践行了,最难做到的是保持健康饮食行为,仅有1.6%的人能坚持。
  吃盐太多是最危险因素
  美国的研究发现,因高钠饮食、坚果吃太少、加工肉制品吃太多导致的死亡排名前三。《生命时报》记者邀请权威专家逐一解读。
  高钠饮食。该种饮食习惯在2012年导致6.6万美国人因慢病死亡,占总死亡率的9.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告诉记者,食盐过量会使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我国居民每天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从1992年的12.9克、2002年的12克,下降为2012年的10.5克。虽有改善趋势,但还处于过高水平,需继续限制。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推荐少于6克,烹调时建议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控制酱油、鸡精、咸菜等高钠食物的摄入。
  坚果吃得太少。2012年由此导致5.9万美国人死亡,占8.5%。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每天摄入少量坚果可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针对核桃、巴旦木、开心果的研究均表明,用完整的果仁替代烹调油脂,可控制“坏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心脏病、脑卒中发作几率。坚果脂肪含量较高,要控制量,建议放到三餐中食用。榛子、杏仁等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用餐时吃一些不会额外增加总能量。若作为零食来吃,每天可吃一汤匙去壳后的坚果。消化不良者可将坚果打碎或磨成酱吃,血糖、血脂较高者要整粒吃。膳食指南推荐每周食用坚果60克。
  加工肉制品摄入太多。2012年,美国5.7万人因加工肉摄入太多而死,占8.2%。左小霞说,加工肉指用盐、亚硝酸钠(或硝酸钠、硝酸钾等)腌渍的培根、火腿、灌肠、腊肉、熏肉等,既含微量致癌物,盐分又高。研究表明,加工肉可能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的风险。因其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对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有诱发作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加工肉列入致癌食物名单。
  欧米伽-3脂肪酸缺乏。因海产品摄入不足导致的欧米伽-3脂肪酸缺乏,在2012年导致5.4万美国人死亡,占7.8%。马冠生说,这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鱼类,广告中常说的DHA、EPA是典型代表,对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非常有益。然而,中国每人每天鱼虾摄入量仅为23.7克,远低于40克~75克的推荐量。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脂肪相对较少,建议一周吃两三次,三文鱼、黄花鱼等都不错。
  不爱吃蔬菜和水果。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在2012年分别导致5.3万、5.2万美国人死亡,分别占7.6%、7.5%。左小霞说,多吃果蔬,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风险较低。我国在这方面也不达标。2010年~2012年,我国居民果蔬摄入量比2002年略有下降,新鲜蔬菜摄入量从每日276.2克下降到269.4克,水果摄入量从45克下降到40.7克,与推荐量差距不小。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果蔬摄入过少列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会在全球造成约31%的缺血性心脏病、19%的胃肠道癌症和11%的脑卒中。我国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350克,可概括为“半斤水果一斤菜”。“一斤菜”是指烹饪前的重量,经烹饪后也就两小碗。建议大家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