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 老北京会馆寻遗

时间:2018-09-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阳湖网

W020180918291736738174.jpg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北京会馆兴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的会馆为来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经商、寓居等不同目的的旅人提供食宿之便,将地方戏剧、方言、饮食、习俗等引入京城。汇聚了各地前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和从事商贸活动的商人群体。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北京成为会馆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会馆多集中于城南,即今日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在会馆中上演了一幕幕历史风云,留下了诸多名人印记。

  湖南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烂缦胡同101号,北京湖南会馆为湖南学子进京赶学安歇之处,民国后逐渐成为湖南同乡、学子赴京求学或谋生的旅居之所。

  毛泽东亦曾在北京湖南会馆居住过一段时间。为反抗军阀张敬尧对湖南的残暴统治,1919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湖南会馆主持召开驱张大会,并发表演讲。 

  绍兴会馆

  绍兴会馆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原名山阳会稽两邑会馆,主要招待山阴、会稽两县进京赶考的举人,现为民居。

  鲁迅先生曾在绍兴会馆“补树书屋”中居住。并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著名小说,《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重要杂文,以及27篇随感录和50多篇译作。现“补树书屋”已拆除,询问会馆中居住的居民,鲁迅先生居住的遗迹已经不存在。

  浏阳会馆

  浏阳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半截胡同41号,为谭嗣同故居,目前为民居。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