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龙潭庙会大年初一开门迎客

时间:2020-01-21  来源: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作者:阳湖网

 原标题:网红食品:舌尖上的“红与黑”

  冒烟冰淇淋、自热小火锅、透明袋奶、脏脏包、脏脏茶、辣条……如果这些名字里你有一半没

听过,那么你很可能暴露了年龄——这些可是当下年轻人尤其是00后、05后的“最爱”。它们有一个

共同的名字:网红食品。

  过去一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网红营销手段的火爆,网红食品持续发酵升温,越来

越多地走进公众视线:从自制的私房美味,到家酿果酒,从早茶点心,到夜宵小吃,从美容靓汤

,到食补偏方,“朋友圈”里想要什么食品应有尽有、无奇不有。
  随之而来的,还有陆续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过去一年,诸如“网红零食长得好看却‘有毒’”

“某网红食品被下架”“某零食被禁售”等消息不时传出,演绎着舌尖上的“红与黑”。
  这些离年轻人“餐桌”“肠胃”最近的食物,渐渐成为“舌尖保卫战”的最前沿。正如中国食品科学

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所说,网红食品的安全隐患偏多,正在成为食品安全的“高发地带”。
  网红食品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盲区
  何谓“网红食品”?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马冠生看来,那

些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特点进行营销,借由口口相传、人人转发而获得迅速传播,从而在网上

销售的食品,就可以称之为“网红食品”。
  根据2019中国网红食品市场大数据监测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网红食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将超过37.3%。大潮之下,一些卖家利用社交媒体特殊的宣传、营销方式,将自制食品打扮成“网

红食品”,在朋友圈里卖得风生水起。
  “这种利用消费者好奇心理,助推网红食品盛行的方法本无可厚非,但有些情况则不然了。”

马冠生说,网红食品备受热捧的背后,安全、标准、质量等问题成为监管重点。
  他告诉记者,网红食品凭借新颖的外观、照片或者味道吸引一拨又一拨消费者。但消费者购

买食品时,往往忽略了食品本身的品质,包括食品的原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等等

,由此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他以“奶茶里面没有奶”事件为例,根据茶饮料标准,奶茶饮料与奶茶味饮料是指,以茶叶的

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食糖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尽管该标准对奶茶的蛋白质含量,有着明确要求,即≥0.5%,但乳或乳制品仍然只是多种可

选配料中的一种,并不是硬性要求。”马冠生说,现制奶茶缺少明确的标准,就出现了“奶茶当中

不含奶”的尴尬局面,同时给商家提供了可操纵空间。
  这不仅有认知上、科学上的盲区,更值得警惕的是监管上的盲区。马冠生说,网红食品通过

特殊售卖渠道,存在管理困难等问题,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盲区。
  “不明觉厉”的“高科技网红”
  “不用火、不用电、不用热水,给我一杯冷水,便能给你一个热喷喷的火锅。”在刚刚过去的

2019年,“自热火锅”“自加热包”“自加热食品”是最受关注的网红食品之一,而且还是一个让人“不

明觉厉”的“高科技网红”。
  所谓“自加热食品”,是指以无火焰自加热器对食品加热、快速复热至可食用状态的产品。最

早,这是为野外环境下的餐饮而开发的特殊方便食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路福平说,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以

自热火锅为代表的自加热系列产品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常见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还有自热的

粥、面条、米线、汤,等等。这背后所采用的都是自加热技术。
  “简单来说,自加热食品是利用发热剂和水的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给食品进行加热。”路福平

告诉记者,尽管自加热食品安全性总体可控,但“自加热包”的安全风险也要给予充分关注,“自加

热食品破裂”或“自加热食品温度不稳定”等现象偶然发生,引发了人们对自加热食品安全性的担心

  他以我国目前的自加热技术为例,自加热食品采用的化学自发热包,多为铝水型,这种发热

包在发热时,会产生微量的氢气。这时,要分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个人食用或少量人聚集食用时,即使在密闭环境中,发热包发热所产生的氢气量,也远

远达不到可引起爆炸的极限。正常情况下,对正规产品按照正规操作规程食用,不会发生破裂等

风险和安全性问题。
  然而,如果在密闭环境下,众人同时食用大量自加热食品,或者自加热食品包装盒上面的通

气孔被堵塞时,就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这是值得引起关注和警惕的。”路福平透露,目前,专家正积极探讨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

如通过对自加热食品发热包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和比例、加热强度、产氢量等指标进行规范,以期

通过标准的建立,提升行业的准入门槛。
  他说,自加热食品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跨过安全这道坎。对于普通民众,他还提醒道,“在食

用自加热食品前,要观察包装盒体是否有裂缝或挤压破损等现象,如发现加热包层的液体有渗透

,则不要食用。”
  食品安全与食品欺诈的“高发地带”
  辣条,又一个网红食品,它在年轻人的世界里究竟有多火?
  有人称它是“新世纪里年轻人最爱的零食”,也有人称它是“国民零食”“‘童年味道’的象征”。前

不久,某高校还上演了一场“向女生送辣条”的校园表白。甚至,在不少专家看来,“辣条”都能称得

上是具有草根性、民族性、原创性、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具体体现,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告诉记者,所谓辣条,又叫大面筋、素牛

筋,是指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做成的食品,水分含量高、咀嚼感好,因此很受

欢迎。
  不过,就是这个被热捧的网红食品,也被扒出了“黑料”。2019年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了“

危险的辣条”,辣条从此背负了“垃圾食品”的骂名。
  “少数不法商人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既无安全卫生的生产管理,还超范围、超量使用食

品添加剂,理应受到处罚和取缔。”谭斌说。
  孟素荷说,急速发展的诸多网红食品“有品牌、无工厂”,大多以“贴牌生产”的加工方式赚快钱

,对产业链安全建设呈空心化、断条状。这种“快”与“空”并存的矛盾,使之成为食品安全与食品欺

诈的“高发地带”。
  她告诉记者,“网上购物”对食品市场的现在与未来影响重大,目前已成为大部分消费者尤其

是年轻人购物的首选渠道,而且重心在逐渐下沉,60%-70%来自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这些

应成为监管部门和舆情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3·15晚会曝光后,辣条行业就迎来巨变,全国由512家减少至427家,85家不达标的

企业被淘汰出局,淘汰率达到16.6%。
  谭斌告诉记者,目前“辣条”产品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已由原来的7种,减少到3种;防腐剂由

原来的6种,减少到“不原标题:地坛、龙潭庙会大年初一开门迎客
  第三十五届地坛、第三十七届龙潭春节文化庙会将于1月25日(正月初一)开门迎客,至1月29日(正月初五)闭幕,历时5天,每天8时30分到17时对外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东城区了解到,本届庙会门票分为全价门票(10元/张)和优惠门票(5元/张)两种。门票采取网络预售与现场售票结合的方式进行,游客可于1月15日至24日,在美团或大众点评App上预订全价门票,优惠门票不在预售范围内。

  地坛将推出仿清祭地表演
  龙潭将推出冰雪嘉年华
  地坛庙会将推出综艺演出、非遗文化展示、精品年货、传统小吃、展览展示、互动游艺等活动,为游客呈现一台丰富多彩、年味十足、独具传统民间特色的文化盛会。举办仿清祭地表演、民间花会、欢歌笑语、河北杂技4台演出,设置4组特色图片展;开展邮政爱心包裹、儿童基金会爱心助学、志愿服务站、残联妇联公益区4项公益活动;举办福人福地、祈福纳祥民俗互动体验活动。
  龙潭庙会将全园划分为七大板块,集中展示同心共建、冬奥冰雪、非遗文化、京津冀、文体互动、地方特色和京城文化七大主题,使游客感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魅力。具体活动包括,举办民间花会、笑语欢歌、河北杂技、地方曲艺四大舞台演出;开设冰雪嘉年华、棋类互动、新春接福、祈福廊4项互动活动;设置三组图片展览。
  龙潭庙会冰雪嘉年华今年新增了雪山大回旋、百米极速冰滑梯、仿真阿拉斯加“狗拉爬犁”等冰雪活动;为宣传普及冬奥知识,龙潭庙会将举办首届“中国冰雪体育历届冬奥会收藏品展览”,共计展出中国冰雪体育和冬奥会珍藏品百余件;设置冬奥会特许商品展售区,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冰雪运动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内涵。
  两庙会摊位均超160个
  引进非遗、老字号、连锁品牌
  两个庙会依托东城区文化资源优势,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字号、连锁品牌产品,运用定向邀请与定向遴选手段综合调控,最大限度体现庙会的文化性、品牌规范性,突出文化的传承展示。
  地坛庙会共设置展位161个,涵盖了南北各地的非遗手工艺品、风味小吃、精品年货、名特优新饮食等多种类别,还引进网红商户,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其中,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老字号餐饮和精品名优商户提供近百种风味小吃。网红店“新连环画时代”的《紫禁城传奇》《大运河传奇》《十二生肖传奇·子鼠》等多部优秀图书及文创衍生品,为传统民俗庙会带来新时代的“阅读美感”;敬人文化带来的跳跳鼠可爱呆萌集手工DIY与娱乐于一身,纸翻花上的特色元素好玩且时尚,LED创意折叠书本共“悦”心“视”界,处处彰显纸张美的本质,带您寻找一张纸的“无限”可能。
  龙潭庙会共设置162个展位,在确保商展特色、精品展示及公益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风味小吃是历年游客的最爱,便宜坊、都一处、功德林、天兴居、壹条龙等老字号和精品名优商户,将为游客朋友带来一场美食盛宴;景泰蓝、鸽哨、绒花和玉雕等非遗手工艺品将汇成非遗技艺联欢。
  今年还特别邀请东城区共建帮扶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介绍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当地特产。
  每日检查进出食材
  两庙会均无炭烤类食品摊
  庙会组委会将对参展商户严格把关和管理、全程监督,庙会举办期间每天要对出售的食品及食材、进货渠道、加工制作的设备设施、食品品种及价格公示等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运用专业检测车辆及快速检测箱,随时对商户所售食品进行检测,保障食品安全,确保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两个庙会均无炭烤类食品摊,且所有油炸和铁板类摊位均安装了排烟的净化装置,对裸露地面进行苫盖,对容易扬尘区域进行湿化处理,在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力争打造“绿色庙会”。
  全价门票可在网上提前订
  优惠票不在预售范围
  本届庙会门票分为全价门票(10元/张)和优惠门票(5元/张)两种。为方便游客购票,本届庙会门票销售采取网络预售与现场售票结合的方式进行,游客朋友可于1月15日至24日,在美团或大众点评App上预订全价门票,优惠门票不在预售范围内。庙会当天凭手机验证码到门票兑换处兑换纸质门票入园,每个ID号最多可通过网络预订5张门票,网上预订的门票未兑换均可进行网上退款。
  庙会期间,将在公园各门区设置现场售票处。按本市现行相关政策,残障人士、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离休干部等特殊人群免票参观,直接持本人有效证件验证入园。6周岁(含)以下或1.2米(含)以下儿童免票。大(全日制本科以下含)中小学生、60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可在门区售票处购买当日优惠门票入园。公园年季月票、市属公园年票庙会期间无效。建议游客朋友尽量避开10时至14时人流高峰时段购票游园。
  在交通方面,地坛庙会西门过街桥采取单向导行,疏解人流聚集,避免人流对冲,缓解人流压力。龙潭庙会采取单向导行措施,西北门只作为庙会入口使用,出口设置在北疏散门,请游客朋友按照工作人员提示和导行标识有序游园。
  庙会期间,在庙会门区、周边和部分路段设置非机动车辆禁停区域,继续采取放置提示牌、人工引导和电子技术,对周边共享单车及其他非机动车辆停放进行管理,建议游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同时,将加强周边路段机动车停放管理,具体信息可及时关注交通部门发布的有关提示。(记者 蒋若静)再使用”;色素也将原来的合成色素,改用天然色素。
  “一定要严防‘红与黑’的转换。”马冠生说,政府部门要对网络销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重拳

出击,严格查处“刷单”“假评论”等行为,以“最严格的监管”方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安全。
  当然,普通民众也要不断提高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素养,不能“盲目‘追红’”“只听广告宣传

就购买”。至少,尽量选择那些有食品成分标签的食品,购买时,也尽可能查看配料表,注意食品

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马冠生说,面对“网红”,多提防那些背后的“黑”。(记者 邱晨辉)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


备案号:苏ICP备10099057号   公安备案号:32041202001208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