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戏墨
墨戏——刘海粟美术馆藏中国水墨戏画作品展在吴青霞艺术院开展。该展览曾相继巡展于国内多个城市以及德国、加拿大、乌克兰、新加坡等国家,所展之处均获得热烈反响及众多赞誉。
在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戏曲与绘画(水墨画)在艺术思维、美学追求、形式语言及表现方式等方面有着许多共通的特质。中国戏曲文化中常有“粉墨登场”一词,而中国文人画亦时有“墨戏”一说。“戏墨”与“墨戏”恰好道出了这两种姊妹艺术之间有着诸多内在的联系与共性,尤其是在美学层面上讲求的“以形写神”“笔简意繁”“意足不求颜色似”等旨趣追求,均具异曲同工之妙。再则,富有高度程式性、虚拟性的戏曲舞台形象不仅为画家提供了鲜活的艺术素材,而且充分映显出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审美趣味。
【同期声】常州画院吴青霞艺术院副院长
严卫众:
这次作品一共有八十余件作品,是有我们中国当代就是水墨画,在戏曲人物画面比较有特色的一些名家的作品,他们有丁立人,张桂铭,韩硕,还有我们江苏的周京新,这是一部分是用水墨画形式来表现的一些作品,还有一部分的作品,是来自于河南跟山东,苏州的桃花坞等一些的那个民间木刻的年画作品,已经有将近有20年的历史了这个展览,一些作品都是他们刘海粟美术馆他们收藏的作品,每年积累下来的一些作品,有的是从拍卖行拍卖来的。
此次展览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特色鲜明,异彩纷呈,各美其美。作品时间跨度也很大,有传统中国画写意的表达方式,潇洒飘逸的绘画风格,也有近现代画家偏幽默风趣的漫画风格。这批作品是中国戏曲与中国绘画和谐交融、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艺术结晶。作品所显现出的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和学术性,当能提供多维度的文化思考与艺术借鉴。
【同期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陈亮:
从整个展览的艺术角度来看,相当不错,因为参加这个展览的都是我们中国比较有名气的大家,用简练的笔墨,能够把戏曲深奥的戏曲文化的道理,通过这样的图像来展示出来,那么我是搞摄影的,我拍戏曲文化拍了30年,通过我们艺术家的传播,能够把中国的戏曲文化更好的把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
【同期声】常州画院吴青霞艺术院副院长
严卫众:
希望把这一次这个水墨墨戏的作品,能够在我们常州,满足更多的市民文化的需求,提高我们常州人民的文化素养,推动我们文艺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