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二手物品在市场上逐渐“热”了起来。除了大家此前了解的二手房子、车子、家具、家电之外,如今还多了不少“新花样”,具体都有些什么?又赢得了哪些人的青睐呢?来看报道。
二手家电商户 胥维丽:偏向于开店的比较多,年轻人在外面创业的,就是减小成本,买二手的多的。
胥维丽在城西家具市场做了六七年的二手家电生意,她告诉记者,此前不管是回收还是售卖,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交易物品也大多是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必需品。但近两年,不仅交易人群逐渐年轻化,而且微波炉、榨汁机等小家电更为畅销。
二手家电商户 胥维丽:实惠、便宜,跟新的折价一半吧,但是也要看东西的,牌子、年份都是参考的一个条件。像质量问题这些我们都是有质保的,我们自己质保,因为我们自己都会弄的。这些东西我们在家里都会反复试的,必须要保证到客户手里是可以用的。
二手家具商户:二手的优势就是有的时候收到的东西是好的,比如说别人买了一万多,收过来可能只要一千多,然后卖两千多,花少一点的钱买稍微好一点的东西吧。
除了家具家电,当代大学生和追崇潮流一族更是把二手手机推上了浪潮,尤其是对于价格较高的高端机型,每到更新换代,二手市场总能上新一批。
二手手机商户:主要就是便宜吧,学生比较多,就以前大部分人都买新机,现在二手机比较多一点,因为现在很多手机价格有点虚高了,然后买二手的话,只要你到买家那边质量有保证的话,还是很划算的。
二手家具、家电、手机都只是二手物品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我国二手奢侈品交易金额从2015年的75.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8.2亿元,二手电子电器交易金额从2015年的411.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349.0亿元,二手日用、书籍及其他产品交易金额从2015年的829.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379.0亿元。随着大家消费习惯和购物方式的多样化,近两年各种二手物品线上购买渠道更是层出不穷,爱回收、闲鱼这些平台早已进入不少年轻人的生活。
大学生:可能会买一些二手的球拍之类的,因为买一手的会贵一点 那些比较好的品牌,我觉得现在是共享时代嘛,就是大家如果用不到的资源没必要浪费,可以共享出来。
大学生:大学生可能基本上对二手市场感兴趣的,就是有一些(游戏)账号和手机,大一点的比如说大三大四,二手电瓶车二手汽车之类的
大学生 张晓晓:像我接触比较多的就是二手书之类的,或者是平时我们可能在闲鱼上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看到就想买。
采访发现,当代不少大学生都接触过二手物品电商平台。正在上大四的00后张晓晓大二时在咸鱼上创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笔二手物品交易单,这两年来,她不仅以买家的身份在线上购买过二手书籍、饰品等,还以卖家的身份把自己生活中许多闲置物品售卖了出去。
大学生 张晓晓:我觉得就是一些闲置物品可以流转,流转到一些需要的人的手上,毕竟我们放到手上自己也不会用,放在那里确实是一件很浪费的事情。我卖过包啊,然后比如说有时候买那些彩妆时买错了,不适合自己,我就会放在上面卖。
据统计,2018年中国二手交易电商用户数成功突破1亿大关,此后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到2020年我国二手交易电商用户规模已增长至1.85亿人,交易规模也从2019年的2600亿元增长到3745.5亿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二手电商用户规模约为2.02亿人,交易规模约1866.5亿元,预计年底用户规模约为2.02亿人,交易规模达4001.7亿元,增速均超20%。并且资料显示,光是在2021年上半年时间中,国内二手电商行业共计发生了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了57亿元,增速接近50%。有专家预测表示,未来这一数字规模还将不断的扩大。
中国经济发展常务会理事 张晓忠:我觉得从大的环境来说,有疫情的问题,有消费的问题,有通货膨胀的问题,有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科技的因素。尤其这两三年,2020年这个疫情之后,因为我们刚刚开了经济工作会议,虽然今年(2021年)我们的GDP增长远远超过了去年(2020年)的预期,我们今年(2021年)8.1%没有问题,但我们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2022年仍然有很大的压力。
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
中国经济发展常务会理事 张晓忠:包括我们现在对于未来的预期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稳定,那我们的消费心理也不太确定,对新的产品价格高的,质量好的这些产品的预期还不足,尤其是年轻人,事实上比中年人的消费要超前,所以说他们宁可选二手市场,它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二手市场规则亟待完善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不过,我国二手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乱象。有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网民在二手电商平台购物时遭遇到商品信息不透明的情况,甚至有不少人遇到实物不符的情况。那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继续来看。
大学生:现在二手市场坑比较多,如果你要去买二手的话,要找人带,如果你是圈外的话,容易被宰。一般性可能就质量问题,还有就是不质保,比如说你买了之后发现有问题了,你去找他(卖家),发现他有各种理由。
比如说像化妆品和电子产品,其实在二手市场是不怎么靠谱的,毕竟是个人卖家嘛,平台如果没有进行规则准入的话,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进行二手交易。
不少在线上有过交易的大学生都表示二手物品售后无法保障。2021年1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52.90%的受调查者遇到过“信息不透明,卖方刻意隐瞒物品真实情况”的问题;50.30%的受调查者遇到过“实物与照片不符”的问题;29%的受调查者曾遇“不能退货,物品有问题无法处理”情况。另外,出售假货及盗版物品、出具涉假鉴定报告、脱离平台私下交易、职业卖家充斥等乱象也大量存在。从此次调查涉及的12家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的管理规定看,它们对上述问题应该都有预见,比如,这些平台均明确规定禁止发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则平台将做下架产品、限制交易、封禁账号等处理。但是,部分平台执行不力,要求落实不到位。
大学生:我之前要买一个面膜之类的,我问他说你能出示一下你的购物证明吗?然后虽然他上面写的是值得信赖的卖家,但是他就没办法给我这个购物证明。
事实上,管理不当现象不止于线上,线下实体规定也参差不齐。记者了解到,部分二手家电商家会根据商品实际情况规定一到三个月的质保期,但大部分商家坦言不会有质保期。他们认为,家具、家电都是大物件,运输成本和维修费用普遍偏高,对于折扣力度较大的二手物品来说,后期质保无疑会投入过大。
二手家电商户
胥维丽:我们自己质保,因为我们自己都会弄的。这些东西我们在家里都会反复试的,必须要保证到客户手里是可以用的。
二手家具商户:二手的没有质保,因为二手的东西毕竟别人用过的,你只能说现场看看实物吧,因为它并不是看图片,就当面看好的东西,你认可了,你付了钱,你要说你回家是人为搞坏的,这边也没有售后的。一般如果别人买的东西在保质期被我们回收过来的话,那个卖给别人也没法质保。
二手手机商户:二手一般都没有保质期的,二手机就一个单独手机,基本上都是过保的,很少有在保的,就非人为的可以拿过来给你看一下。
总体而言,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售后保障和规范管理都是二手物品交易市场要直面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常务会理事 张晓忠:相应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产品,我们觉得这个也是符合的,只不过我们要加强管理,要加以规范,不能以次充好。
江苏阳湖律师事务所律师 程海:二手物品的交易分两种情形,个人对个人的情形以及个人对商家的情形,个人对个人的情形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个人对商家的情形,如果商家出现以二手商品冒充全新的商品出售,那么可能涉嫌欺诈,可能会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面临着三倍的赔偿。
律师及经济学家建议,二手交易平台对卖家销售商品的真假等信息情况负有相应审查义务及法律责任,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交易平台与二手商品售卖方共同担责。但让二手交易平台自我设限、主动担责,恐难奏效,还得靠政府监管部门出台强制性法规标准。此前,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也建议,应在《电子商务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相关标准,进一步强化平台监管,促令平台完善内部规则规定,从用户入驻、信息发布、交易安全、售后保障等多方面全方位把关治理。
江苏阳湖律师事务所律师 程海:二手物品交易时,买方应认真阅读卖方提供的产品质量、图片信息、瑕疵等告知信息,卖方应该将上述的内容客观、真实进行呈现,买卖双方还可以对二手物品的质保、维修、退换货等进行约定。应注意保留相应的聊天记录,尤其是关于产品介绍、图片信息以及瑕疵告知的相关截图,还有快递单号、开箱视频等资料,以便我们在纠纷产生时,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平台应向买卖双方核实相应的情况,并依据自己的职责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手交易市场也是消费所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也不可或缺,但是不立规矩,无法成方圆。一旦整个市场建立了诚信制度,并严格执行,那所有参与者都会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市场才会步入健康和谐发展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