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产业链+平台化”?为西太湖“1号产业”添活力

武进新闻 2022-08-15

当前,常州正全力规划布局创新“硬核”,打造“两湖”创新区。作为“两湖”创新区的核心区、启动区,西太湖将生物医药作为“1号产业”发展,精准施策、加强功能设施和服务平台配套,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进一步强链补链扩链,聚力推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全力以赴打造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
一大早,在常州西太湖医院的骨科手术室里,闫玉明团队正在做一台骨折类固定装置取出术。一年前该患者在其他三甲医院接受了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经过多方考察,此次装置取出,他选择在家门口的西太湖医院来做。与病人的就近看病不同,闫玉明则是舍近求远。去年,西太湖医院投用,他作为人才被引进过来,吸引他的除了医院提供的平台和待遇,西太湖良好的医疗产业基础,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常州西太湖医院骨科主任 闫玉明:我们跟产业园、工程师的配合是非常紧密的,我们临床提出问题,提出框架,提出课题,把我们的想法、思维告诉工程师,工程师会跟我们磋商,能不能满足我们临床的要求。比如我们取出术,如果今天这台手术确实取不下来的话,那么我们工程师会想办法,可以研制出一个东西,基本上把你所有的内固定的东西都可以取下来。
在闫玉明看来,医学特别是骨科,要在实践中摸索,在科研中发展。经过十年的招引集聚,西太湖已集聚了500多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形成了骨科、齿科、体外诊断设备与耗材、卫生材料及物料、外科手术装备及手术耗材、康复辅具及耗材六大特色子产业群,成功创建了“常州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医疗器械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江苏省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品牌。加速产业链“牵手”创新链,驱动产业发展“加速度”,园区依托常州市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打造了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健康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李小俊:未来,医疗器械企业、医疗类的企业跟医学院校的合作会更加紧密,(以前)需要到北京的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等一些医学院寻求技术支撑,(现在)实现了企业做新技术研发到园区医疗机构做相关应用,应用中再传递一些反馈,到生产端或研发端,再做更多的技术更新,内部形成一个小循环。
作为常州医疗健康产业的代表,西太湖正以其独有的优势发展成为国内健康产业极具潜力的新兴之地。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在西太湖医疗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外墙和内墙的粉刷工作,项目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预计年底竣工。    
伟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事业部主管 齐斌:前期园区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在整个西太湖园区范围内,像我们这种单层(一楼)层高有9米挑高的厂房比较少,决定把厂房建成单层(一楼)有9米挑高的,带有行车高度的厂房,目的就是满足一些企业对于重型机械或是搬运货物做仓储之类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唯有“筑巢引凤”才能“引凤筑巢”。齐斌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十几家相关企业表明投资意向,希望能够入驻西太湖医疗产业园。目前,西太湖医疗产业园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25万平方米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为公共服务区及配套设施区,累计入驻孵化企业超100家。
伟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事业部主管 齐斌:有一些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也有一些是本来就在我们园区的企业,生产线不在这边,但是看到我们这个厂房具备的一些优势,打算在厂交付之后把生产线调到我们这边来。
作为全区重要的增长极和“潜力股”,西太湖多年培育医疗健康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常州国际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西太湖医疗产业园、亚邦生命技术产业园、福隆科技产业园、江苏西太湖中以生物医药研究院、西太湖医药科技国际创新中心多个创新平台载体。
产业专注创新,政府做优环境。去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创新江苏服务站西太湖服务点设立,面向园区企业开展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相关视频咨询服务,大大缩短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今年7月,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常州分中心正式落户西太湖,为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注册审评、现场核查等服务,可以一站式办理四大类69项事项。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健康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李小俊:(以前)企业的相关注册审评都要跑到南京去办理,现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审评效率以及现场核查效率。同时最大优势是贴近企业,企业在工作中碰到一些疑难直接可以到我们分中心进行咨询。
下阶段,常州分中心将推进专业化、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常州企业集聚、产业链完整、人才创新资源充沛的优势,加大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切实发挥好审评核查“事前把关”作用,将分中心打造成服务常州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平台、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核查制度改革的合作平台、服务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特色平台,以高水平服务铸便民惠企“金字招牌”,有力助推常州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依托现有平台、企业集聚优势,西太湖正不断打响高端医疗健康这一产业名片,力争到今年年底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迈上500亿元新台阶,朝着打造全球知名的医疗科技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全国领先的国家级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长三角重要的新型医疗展贸供应链枢纽而奋勇前行。
风起滆湖畔,潮涌湖湾城。如何把“两湖”创新区的愿景变为实景,武进必须快马加鞭、开足马力,体现“武进担当”。面对时与势的汇聚,西太湖则必须扛起 “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这面大旗,围绕新产业,加快“一高三新”产业集群发展;围绕新人才,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围绕新城市,打造未来中央活力区,并跳出“片区”框架, 按照中轴枢纽、区域中心、战略支点的大格局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在“两湖”发展的浪潮中,碰撞出全新的发展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