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血色拂晓 吊桥突围战 |
时间:2025-08-05 20:29:36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进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区融媒体中心携手区委党史工委、区档案馆、区教育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打造系列报道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我们穿越烽火岁月,走进武进抗战史上最悲壮之役——吊桥突围战。 1940年,苏南战场形势风云变幻,新四军扎根苏南,不断发展壮大,令日伪军与国民党当局侧目。同年7月,陈毅、粟裕率苏南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驻扎苏北苏南新四军兵力空虚,国民党加剧武装“摩擦”,日伪军进一步加紧对中心地区的扫荡,并对新四军集结地进行长途奔袭。吊桥村突围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1940年11月初,苏皖区党委书记邓仲铭,肩负重任南下,由于沿途情况复杂,新四军独立二团政委、副团长李复、新四军独立一团团长王丰庆各率约一个连的兵力前往接应。 11月9日,部队到达武宜交界地区的寨桥乡吊桥村。吊桥村三面环水,紧靠武宜运河,是一个偏僻而幽静的村庄,260余人的队伍便于吊桥村宿营。 然而,就在几天之前,由于日军货船轮拖从宜兴开往常州,途经钟溪桥时受到独立一团王丰庆的痛击,日军要报复时正得汉奸密报,获悉新四军驻扎在寨桥乡,便调集大批日伪军,严密封锁,分头向吊桥村合围夹击。 拂晓时分,枪声大作,新四军战士们在浓霜重雾中奋起抵抗。新四军独立一团团长王丰庆冲锋在前,独立二团政委副团长李复率部牵制敌人,为邓仲铭等非战斗人员转移赢得宝贵时间。200余名指战员,与敌激战数小时,壮烈牺牲。 前黄镇观咀村吊桥村民小组村民
石岳兴:新四军也不愿意在吊桥村里打,因为吊桥村里打会影响到老百姓。新四军很好的,主动撤退到吊桥外面打。新四军牺牲了很多,村里有力气的小伙子一起抬了三天,都抬到烈士陵园那个地方去。 王丰庆,1930年投身革命,历经磨难,成长为优秀军事指挥员。此次突围,他为掩护同志,亲自架机枪阻击敌军,头部中弹牺牲,时年33岁。李复胸口中弹后,仍念叨保存革命力量,年仅34岁便英勇就义。他们的壮烈牺牲,换来了邓仲铭等人的安全转移。 是役,乃武进抗战史上最悲壮之役。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抗击外敌的坚固长城,展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编后:铭记峥嵘岁月
汲取奋进力量 这一战,规模不大,却是武进抗战史上最壮烈的一页;这一战,让“吊桥”从此成为不屈的坐标。今天的我们循着弹痕,回到烽火现场,只为把枪声里的信仰,接力成复兴路上的光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