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各地紧抓落实下,河长制工作逐步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近期,武进国家高新区马杭社区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让辖区河道生态得到有效改善。
记者 覃露露
我现在是码头口河,此前,该河段因位置偏僻沦为“环境盲区”,后来经过社区2个月治理,已经成为“生态样板”。
借助环境整治契机,马杭社区投入5万余元,对浮萍泛滥、垃圾堆积的码头口河实施综合改造,不仅清理了坡岸垃圾,新建绿化护栏,还铺设230平方米硬化步道,打造出集生态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亲水空间。而这一成效离不开全民参与。正在巡河的周晓东是“民间河长”队伍的新成员,其坦言在社区开办企业15年来,环境的蜕变让他感触颇深。
企业志愿河长 周晓东
我们作为企业也是尽一点自己的力量,有的客户过来看了环境比较好,心情也好。
马杭社区是市级小微水体河长制示范社区,辖区内共有区级河道一条、镇级河道2条、村级河塘7个。通过组建青少年、党员、企业等多支“民间河长”队伍,采用“一河一策一档”机制,分工协作,构建起全覆盖、常态化的河道监管网络,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武进国家高新区马杭社区网格员 王小辉
多元化身份的志愿服务队伍,有效补充了社区治理力量。“分级管护+全民参与”的模式更好地推动治理常态化、成效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