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构筑产业发展坚实基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点燃科技创新强劲引擎。今年以来,洛阳镇以“双轮驱动”战略,全速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项目建设一直都是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洛阳镇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抓紧抓实。10月底,洛凯新能源及智能配网用新型电力装备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达产后可形成年产新型电力装备2.7万台(套)的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新项目新增的自动化钣金生产线,从上料到激光切割、折弯等全流程均实现自动化生产。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与设备管理部经理
曹杰:整个过程我们最小的产品来讲,大概需要五分钟。这条线的优势第一个生产效率提高,第二个就是我们质量的提升以及产品的一致性。 该项目,是洛凯在现有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公司核心产品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丰富了公司技术和产品储备,抢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行业先机,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与设备管理部经理
曹杰:整个产能增加了最少一倍,我们整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品牌影响力也增强了。 今年以来,洛阳镇紧扣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该镇的产业定位和优势特色,成功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集聚和落地。在新科西路,占地65亩的仕群科技空气悬挂产品智能制造基地的主体厂房已经完成,正目前在进行车间内部装修、设备基础设施建设。 常州仕群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谈琳花:预计到年底设备可以陆陆续续进场,然后投产的话应该要到2026年的上半年。 常州仕群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部件、家用电器配件、塑料工业配件、模具的制造,2020年起和客户共同研发空气悬挂部件,随着空气悬挂在新能源中高端汽车的广泛应用,仕群迎来了发展蓝海。 常州仕群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
谈琳花:全部投产以后,年产可以达到1,200万套汽车零部件的产能,销售额的话应该六七个亿左右。 项目落地生根,离不开优质的土壤。洛阳镇通过“企业自主改造、集体资产更新、国企合作建设”三种模式,为优质项目腾挪空间、赋能增效。同时,优质企业也不断增资加码,为产业升级赋能。在常州宝捷冲片有限公司的车间,2台精密压铸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为了扩大产能,完善精密压铸件的全流程生产,宝捷冲片新增压铸机、冲床、智能仓储系统等设备。 常州宝捷冲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邹楚楠:我们本来设备台数是有4台,这次又增加了10台,一共14台,然后产能增加了2000吨的年产量。 今年1-10月,全镇已落户项目18个,新增入库市重大项目2个,新增入库区重点项目16个,产业发展呈现“基础稳固、动能强劲、前景可期”的良好态势。 洛阳镇副镇长
王小虎:下一阶段,洛阳镇将继续冲刺攻坚,紧密围绕区“95X”产业体系,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示范引领性强、成长潜力大的优质项目,以该校服务、务实举措全面保障项目加快落地,推动洛阳镇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展靠项目,未来看创新。企业创新的来源之一,就是产学研合作。在江苏领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会议室,董事长张荷香正在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探讨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做好监控和诊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李锐:主要是针对热膜弹压力机它的监控和诊断,因为在生产过程当中它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故障,那么我们要做好预判,如果在真的等它发生了事故或者是故障之后,可能一时会影响生产的效率。 江苏领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全新一代重型热膜压力机、冲床。近年来,得益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助力,企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江苏领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荷香:比如说是你给我一个空的车间,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可以跟工程学院以及北自所我们联合起来把整条产线都可以给你,这个也叫做交钥匙工程。 在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设的5G数字工厂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作为行业先锋,同泰高导建成了国内铜加工行业首个智能化、数字化铜加工车间,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同泰高导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成立的高质量精密铜材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制备新品——超级低氧铜,填补我国高端铜材领域的空白。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赵薪茗:我们不仅要做从0~1,然后我们也要做从1~10的衔接,然后企业也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平台,然后也可以说推动铜材的高质量发展。 在民营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驱动力。洛阳镇的企业不断贯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条,为区域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上个月,江苏华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了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布局机器人、汽车新领域,通过项目建设与发展,带动上下游扩能,促进产业链联动。 江苏华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鸣飞:高质量发展不能只守着一个赛道,我们将在未来三到五年,计划把微电机和传动技术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说智能家居、汽车领域、机器人这三个方面,形成产业互补,预计未来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洛阳镇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与专项资金扶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十四五”以来,全镇新增省级专精特新22家、国家级“小巨人”6家,省级智能车间5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高企数量从“十三五”末的80家增至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2家。 洛阳镇党委委员
王姣:通过企业家走进高校、科研院所,邀请专家走进企业,以及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为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赋能,接下来洛阳镇将探索更多路径去打造创新生态,更好驱动企业、产业创新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