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在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工厂车间、社区广场、大街小巷,聆听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故事,推出“百年工运”特别策划。 首先我们来认识中国铸造大工匠、全国劳动模范马艳东。他深耕“机械工业制造领域芯片”液压元件细分领域十余年,为打破高端液压元件被国外垄断的局限贡献了一己之力。 对于马艳东而言,多路阀车间内机器的轰鸣、铁水的高温、飞扬的粉尘都是常伴他左右的“生产元素”。液压元件是挖掘机械的核心零部件,液压多路阀更是工程机械的“心脏”。2014年,江苏恒立液压正式筹建铸造项目,马艳东坦言自己赶上了好时机。当时,国内高端液压技术一直被德国、日本垄断。作为机械工业的基础材料,如果关键铸件无法量产,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为了攻克“卡脖子”难题,马艳东多次前往德国、日本等地的铸造厂深造。“看得见”的技术,马艳东记录、消化;“看不见”的核心秘方,他分析、推演。学成回国后,他带领团队自主攻关,并梳理了320多个“液压控制多路阀”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参数点,编写了各类现场作业指导书1400多份。随着“20T整体式多路阀”铸件的诞生,我国在该领域终于实现了零突破。随着批量生产,也破解了国内液压行业挖掘机用柱塞泵和多路阀铸件的瓶颈。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铸造分公司副总经理
马艳东: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比困难要多,这个理念一直支撑着我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走过了人家接近五十年的历程。 此外,马艳东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恒立液压铸造分公司,有70%的主管都是马艳东的校友,其中一半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如今,团队在马艳东的带领下,已成功突破熔炼工艺、砂芯生产、铸件变形量等核心生产技术,仅熔炼工艺的改进一项,就为企业年节约成本240万,工艺性能稳定性从85%提升至90%。但道阻且长,马艳东深知,还有更多的技术壁垒等待他突破。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铸造分公司副总经理
马艳东:今年的目标就是要把两项技术要达到欧洲或者北美的标准,三年(目标)在欧洲前三的头部企业使用我们关键零部件,最起码让他们都要有我们恒立的产品、都要有我们中国的产品。
|